與女兒重逢,肖志金掩面而泣。
迫于家庭困難 忍痛將女兒送養
心情稍微平復后,肖志金說起了當年的事情。
原來,肖志金是寧德人,嫁給南平人許權太,生下4個孩子,吳燕霞排行老三。當年家里的條件很艱苦,只靠一畝田養家糊口。1990年,家里不幸買到一批假稻谷,種下地之后,當年顆粒無收。
“當年生活真的太苦了,吃了上頓沒下頓,又碰上買到了假稻谷,幾乎是沒飯吃。”吳燕霞的哥哥許劍明說。
家里實在揭不開鍋,還得撫養4個孩子。“當時正好兩個寧德的朋友來到南平,想要抱養一個女兒。”許權太說,朋友承諾會對吳燕霞像親生女兒一樣照顧,在其8歲和20歲時,會帶回南平給他們看看。想到家庭這么困難,許權太夫妻便忍痛將吳燕霞送給朋友撫養。送走那天,按照當地習俗,村里還給吳燕霞的衣服縫上幾個紅包。
“我稍微有點印象,當時還走了山路,穿過樹林,我一直哭著不肯走。”吳燕霞說,當時那個阿姨騙說要帶她出去玩,還得坐車才能到。直到長大后,她才聽現在的養父母說,她是寧德福安人抱過來的。因此,她一直以為自己是福安人。她常常想象著自己的親生父母,希望有一天能夠見面。
女兒再次被轉送 多年失聯家人急尋
女兒被抱走后,肖志金經常和抱走吳燕霞的朋友聯系,想了解女兒的近況,并提出想要見女兒,但每次都被朋友以各種理由拒絕。
吳燕霞8歲、20歲時,朋友沒有兌現承諾,將女兒送到南平相見。肖志金再次聯系,又被對方以全家在外地做生意為由拒絕了。家里人感到有點奇怪,便積極打聽消息。
前年,許劍明打聽到妹妹已經沒在寧德。想到妹妹下落未知,他非常著急,去年9月,他直接到寧德福安逼問父母朋友關于妹妹的下落。終于,得知妹妹已經被送到惠安縣。許劍明與許德女多次驅車來到惠安尋找吳燕霞。“剛到惠安時,向當地愛心社的志愿者尋求幫助,并提供了我妹妹的相關信息。”許劍明說,他妹妹的右胸有個疤,是3歲的時候被開水燙傷的,被抱走時穿的是藍色毛衣。
了解到相關信息后,志愿者將信息通過微信平臺發布。一周前,許劍明和許德女再次到惠安縣沿海的多個派出所尋找相關抱養女孩信息,并到東嶺鎮和凈峰鎮等地積極尋找。
熱心人士相助 一家終于團圓
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天的尋找,許劍明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剛聽到聲音,他就覺得很親切。當對方提供的信息和妹妹的信息都吻合之后,他恨不得馬上見到電話里的這個妹妹。
當天見到吳燕霞后,許劍明就認定:“一定就是她了,不會有錯的。”隨后他便將這個消息告知老家,催促家里人盡快過來惠安。
“7日的時候,我二嫂發了條信息給我,說微信朋友圈有人在尋找妹妹,各種信息都跟我很吻合,讓我試著聯系。”吳燕霞說,她撥打對方的電話,一聽到哥哥的聲音,她就愣住了。“就是有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她說,以前連自己是哪里人都不知道,也從來沒有過生日。
9日下午,吳燕霞的養父母和親生父母兩家人一起合了影,并一同去看吳燕霞的小孩。許劍明說,終于找到了妹妹,以后會保持聯系,如果妹妹有什么需要幫忙的話,他一定會盡全力。(記者黃楓 陳小陽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