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4日訊 惠安小岞鎮南賽東村,三面環海。62歲的老漁民莊玉財多年沒再出海了,兒子莊國陽6年前患上重度尿毒癥,家里舉債50多萬元為他做了換腎。今年年初,移植的腎體出現排異現象,莊國陽病危住院。咸濕的海風,再次把這個脆弱的家吹得風雨飄搖。
昨天上午,村民們又紛紛捐款,籌了2萬元
老夫婦幾乎要絕望了。可是惠安的鄉親們沒有放棄。愛心倡議一發出,素不相識的網友們,甚至遠在菲律賓的華僑都紛紛捐款。14天來,共捐得18.7萬元;昨天,大家又現場捐贈了2萬多元。
為給兒子換腎 背債數十萬元
莊玉財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都這么老了,還要遇上這么多坎坷。
33歲的兒子莊國陽,6年前被查出患有重度尿毒癥。這之前,兒媳患了精神分裂癥,不能工作,也照顧不了7歲的孫子小坡,所有責任都落在了莊玉財老兩口身上。
面對巨額的換腎費用,這位昔日的解放軍空軍工程兵、久經海浪考驗的老漁民決定還是要搏一搏。他變賣了家里的財產,借遍所有的親朋好友,籌集了50多萬元為兒子做換腎手術。
手術后,莊國陽還是干不了活,每年還要近5萬元的費用繼續治療。因為要照顧兒子,莊玉財出不了海,他到各個建筑工地打零工,做各種雜活。61歲的老母親李慧蘭除了要照顧兒媳和孫子外,還要早起摸黑幫忙挖海蠣,甚至到建筑工地做小工。
莊國陽不忍見父母如此辛苦。去年11月,他病情有所好轉,堅持要出去拉三輪車賺錢。不到兩個月,今年1月初,莊國陽突發氣喘,送醫后被確診為重度尿毒癥及并發心力衰竭、腎性貧血、腎性高血壓,醫院再次下發病危通知書。
巨債未還,再做換腎手術,幾乎是天方夜譚。莊國陽住進了漳州解放軍175醫院,只能靠血液透析和輸液維持生命,一個月透析12次,再加上其他費用,算下來要數萬元。
各界奉獻愛心 共捐款20余萬
正月初九,惠安縣愛心社的秘書長劉慶生,見到了這對可憐的老夫婦。這個從2013年開始做公益活動的團體,決定要幫助這一家子。
劉慶生洋洋灑灑寫下數千字的捐款倡議,在微信平臺“微惠安”上發布。接著,愛心款一筆一筆匯來,從2元到幾百元不等。當晚,愛心款就達到了2000元。“最讓我感動的是,網友們還積極幫忙轉發,愛心就這樣一棒一棒傳遞下去。”小劉說,惠安的一位家長不但自己捐款,征得孩子同意后還將孩子的壓歲錢也捐了。
正月初十,捐款信息傳到泉州小岞鄉親聯誼會的微信群。在泉州打拼20多年的小岞人黃永財坐不住了,“這片土地生我養我,老鄉有難一定要幫!”泉州小岞鄉親聯誼會接起了愛心傳遞第二棒,遠在北京、山東、河南、廣東等地創業打拼的小岞人,甚至東南亞華僑都匯來善款。
惠安縣慈善總會、小岞鎮領導、小岞中學同學會也都慷慨解囊。截至3月11日,160人通過泉州小岞鄉親聯誼會捐款,總額逾10萬元。
昨日上午10點,南賽東村村委會舉行了簡短的捐贈儀式,明細公開各種渠道的捐款。現場的村民們又紛紛解囊捐款。年邁的老奶奶老爺爺們,捐出了平日里省吃儉用的錢,有些人甚至捐出了低保生活費。莊玉財夫婦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傳來的另外一個好消息是,醫院剛打來電話,適宜配對的腎源找到了!(海都記者 喻蘭 夏鵬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