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聯合泉港 與臺商投資區一起融入泉州灣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泉州北翼新城,未來啥樣子?“雙港新城”的構想還能實現嗎?
昨日,泉州召開北翼新城發展戰略研究(2010-2030)規劃方案研討會。針對今后泉州北翼空間發展研究,規劃設計人員提出三大方案:惠安聯合泉港,形成近百萬人口的泉州北翼新城;或,惠安向南與洛秀、臺商投資區一起,融入泉州灣;或,空海港形成“雙港新城”。
最終,與會專家排除第三種方案,將前兩個方案結合,作進一步細化,為今后的泉州北翼新城的格局“定了調子”,即惠安聯合泉港,再與臺商投資區一起,融入泉州灣。
方案一:戰略型 做湄洲灣的橋頭堡
設計人員稱,該方案強調北翼新城在湄洲灣的橋頭堡作用,搶占湄洲灣產業結構高地,同時將惠安與泉港聯合發展,形成湄洲灣又一新城,與莆田的濱海新城構建良性競爭關系。提升軌道交通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加快城市發展速度。用地布局上,近期保留泉港西側的工業組團,遠景將其整體遷入斗尾工業組團。
設計人員介紹,此方案的發展趨勢,體現在大型城市集群形成湄洲灣區域服務競爭優勢,惠安聯合泉港,形成近百萬人口的泉州北翼新城,強化城市化交通走廊在城市中的作用。
方案二:市場型 將工業用地最大化
該方案提出,未來惠安向南與洛秀、臺商投資區融入泉州灣,接受泉州主城區的輻射與功能溢出,強調“大泉州”發展戰略。規劃新城北部重點發展產業,在自然環境承載范圍,和生活區的安全范圍內,將產業用地最大化,環湄洲灣整體形成產業發展帶。同時,結合崇武旅游的城市職能,規劃東部大港灣發展高端服務組團,對泉州缺乏高端的城市職能進行補充。
用地布局方面,該方案同樣將工業用地最大化,肖厝工業園、斗尾工業園、莆田沿海工業園的聯合發展,形成環湄洲灣工業發展帶。此外,惠安與惠安新城,依附洛秀、臺商投資區,向南發展,未來融入泉州灣,東部大港灣則依附崇武形成高端商務服務組團。
“這方案的發展趨勢是,惠安發展順應市場趨勢、服務市場的需要。”設計人員稱,又很好地規避生態風險的選擇,采取控制城市化發展,強化環湄洲灣產業交通走廊。 (本網記者 曾小琴實習生 李月)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