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惠安縣處處涌動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熱潮。惠安縣委組織部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集成創新之路,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在這一探索過程中,聚龍小鎮和崇武大岞村脫穎而出,成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杰出典范。
走進聚龍小鎮,溫馨和諧的氛圍撲面而來,仿佛置身于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這座規劃面積約2萬畝的小鎮,如今已有1萬多戶業主在此安家。這些年,小鎮黨委一直堅守“遠親不如近鄰,小鎮沒有陌生”的理念,鉚足了勁推進“黨建+”鄰里中心建設,一心為居民打造幸福家園。
在鄰里共治方面,聚龍小鎮黨委充分發揮核心引領作用,積極聯合周邊黨建資源,打造出一個個鄰里公共活動空間,還設立了愛心餐廳。此外,“黨建+志愿服務”模式也是搞得有聲有色,成立的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下設7個志愿服務中隊。每年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0多次,并先后獲評“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全國文明社區”榮譽稱號。
聚龍小鎮志愿服務大隊高級顧問、業主 葉祥霖:“作為社區的一分子,我生活在這里感覺到很幸福。因為這一批志愿者奉獻愛心,讓我們逐步體會到這一點。比如說我們聚龍小鎮有一個叫做順風車的服務,方便居民出行、低碳環保,也為生活提供便利。”
據悉,目前聚龍小鎮擁有近40個鄰里活動場所、70余處便民場所和10余個文體培訓機構,為居民提供一站式、高品質的服務。
聚龍小鎮黨委副書記、聚龍養生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 盧賢彪:“今年以來,在黨委組織下,我們開展了許多實實在在為群眾服務的工作。黨群中心設置在便利位置,方便群眾辦事和享受便民服務。社區網格員長期駐守,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及時處理群眾事務。同時,黨委定期組織黨課,讓小鎮居住的業主參與學習,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傳遞下去,引導大家積極參與黨建和社區治理。下半年,我們將再接再厲,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而在惠安縣最東端、三面環海的崇武鎮大岞村,這里同樣呈現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嶄新風貌。作為惠女文化發源地之一,大岞村在2023年4月12日,在縣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建設了“黨建+”鄰里中心。大岞村從優秀黨員、致富能手等群體中精心選拔村“兩委”人選,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同時,建立網格化管理機制,將全村劃分為23個網格,確保群眾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
為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質效,大岞村充分利用閑置電信樓房建設“黨建+”鄰里中心。通過引進第三方機構開展籃球培訓,吸引了110多名孩子報名參與。此外,還設立了暑托班和長者食堂等,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生活,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崇武鎮大岞村黨員干部 張輝龍:“我是一名大岞村的漁民,鄰里中心的建成,讓我們這些老人能來這里唱歌、彈琴、寫書法,日子過得更加幸福。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帶來這么好的環境。”
崇武鎮大岞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林鳳玉:“‘黨建+’鄰里中心的服務在多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和好評。未來,鄰里中心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為村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據悉,惠安縣委組織部積極聯動“黨建+”鄰里中心和綜治中心建設,導入近50個單位投放基層公共服務,建立“三張清單”,在全國率先成立“近鄰黨建促進會”,全力推動構建新型治理服務體系。
聚龍小鎮和崇武大岞村是惠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優秀代表。通過不斷探索創新,惠安正全力以赴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精心繪就一幅基層治理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