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19日訊 (通訊員 郭志強 閩南網記者 張凱航) 今年以來,惠安縣紫山鎮黨委、政府切實把深化平安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置于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通過創新鎮村兩級和社會共建綜治維穩聯動機制,走出了一條適合本鎮特點的綜治工作新路子,促進了全鎮社會治安明顯好轉。
整合新力量 建立鎮村聯動新機制
該鎮通過健全完善鎮綜治維穩聯動中心和村級綜治聯動工作站二級聯動工作機制,做到鎮級聯動管住面、村級聯動管住點。鎮綜治維穩聯動中心負責指揮、協調、推動全鎮各村各部門落實綜治維穩措施,開展信息收集、協調指揮、督查督辦、責任追究等工作,村級綜治聯動工作站由村主任、警務區民警、村級綜治協管員、治保員、調解主任、治安巡邏隊員、村民小組組長等力量組成,實行糾紛聯調、治安聯防、感情聯誼、困難聯幫、生產聯助,切實發揮維護治安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作用。
今年來,鎮村聯合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9件,調處29件,調解成功率100%,防止糾紛激化2件,協助公安派出所查處治安案件18起,查處違法人員21人。與此同時,全鎮投入200多萬元實施“天眼工程”,在所有行政村安裝了視頻監控,504個高清探頭已全部投入使用,今年紫山派出所通過視頻監控研判,成功破獲“赤土村系列入室盜竊案”等案件共1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
調整充實鎮村兩級巡邏隊伍,建立鎮村兩級巡邏互動機制,全鎮15個村分為五大片區,20名鎮級專職治安聯防隊員和30名村級聯防巡邏隊員密切配合,經常不間斷的路面巡邏,提高了見警率。同時,在龍石、尾山等村建立治安崗亭,鎮村治安聯防隊員聯合值守,極大維護了轄區的安定穩定。今年以來,紫山鎮轄區刑事案件數立201起,破100起,破案率49.75%,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
借力新媒體 打造網絡聯動新模式
面對飛速發展的網絡宣傳服務環境,該鎮搶抓機遇,依托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借力網絡新媒體,緊緊圍繞“平安紫山和諧共享”這一主題,立足本鎮特色,構建綜治宣傳與服務新陣地,從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著手,著力打造“平安紫山”地方特色品牌,通過“互聯網+”讓群眾享受到無“微”不至的“平安建設”服務。
在“平安紫山”微信公眾號中開設辦事指南、便民服務、綜治平安建設、魅力紫山、警營文化建設、通知公告和微心愿等欄目。今年四月份,紫山派出所與中心小學開展共建平安“微心愿”活動,面向全鎮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子女、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廣泛征集微心愿,并將每期微心愿嫁接到“平安紫山”微信公眾號菜單窗口中,發布給愛心人士自愿認領,并組織雙方銜接受助認領工作,以幫助孩子們實現心愿。目前,二十多名困難青少年群體受到社會各界幫扶與關愛。
同時,該鎮指定專人通過微博、微信公眾平臺負責與服務對象互動,對網友的留言及時作出解答。今年以來,紫山派出所在全市先行先試開通微信申報開具綜治證明和戶籍業務預約系統,真正實現服務到家、服務到人,實現了一對一服務,讓信息多跑路,讓人少跑腿兒,更高質、高效地為群眾服務。目前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累計粉絲關注量近15000人,瀏覽次數190多萬次,收到群眾反饋意見歸類200多條,關注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有力推動了本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今年以來,紫山派出所“雙微”平臺多次在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的《全國政法系統雙微周排行榜》中榜上有名,其中最好的成績是第五名。
弘揚新精神 筑牢社會聯動新平臺
為進一步宣揚社會公益和正義精神,鼓勵社會大眾積極參與公益服務和平安創建活動,提高人民群眾“平安紫山”創建的參與率與知曉率,該鎮面向社會招募網絡警務志愿者、反扒警務志愿者、社區警務志愿者等三類平安志愿者,開展了“警民攜手創平安”和“微博進警營”等系列平安志愿者服務活動,進一步完善轄區治安防控網絡體系。目前志愿者隊伍成員30多人,絕大部分為轄區群眾及周邊其他鄉鎮群眾。今年以來,平安志愿者們為公安機關提供各類預警信息130余條,協助破獲8起案件,救助群眾6人。
在該鎮開展“綜治平安服務卡”活動中,參與群眾只要關注紫山派出所或愛心商家的微信公眾號,將本次活動信息轉發到朋友圈集贊并截屏,同時掃描活動信息中的二維碼即可領取“綜治平安服務卡”電子券,平安志愿者主動配合政府多個職能部門及愛心商家為50多戶群眾上門服務免費清洗空調、維修電器、安裝報警器及法律咨詢等一系列綜治平安活動。紫山鎮還通過“微信互動輕眾籌”等公益活動,充分發動廣大群眾參與維護社會治安的積極性,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9件,為困難群體籌集公益善款近10萬元,取得較好反響。
在警校共建創新模式中,該鎮與派出所繼續開展“尚好的青春遇到你 我的警營”第四期警營夏令營活動,通過微博、微信面向全國高校公開征集6名大學生營員(4男2女),開展為期一周的警營生活。在夏令營活動中,在校大學生與民警 “三同”(同吃、同住、同工作),在民警的指導下參與巡邏檢查、路面執勤、法制宣傳等工作。同時,紫山派出所繼續與泉州仰恩大學共建開展第二期“青春在警營綻放”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們更深入了解警營生活,將課堂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推動警校共建有序發展。
此外,該鎮還積極推行“情系‘紫手帶’”活動。為轄區失憶老人、精神病患者設計出了一款“防走失”手帶,并把手帶的顏色設計成紫山的“紫”色調。派出所民警結合社區警務逐村登記容易走失人員的資料信息以及親人的電話,并將其轉換成二維碼并印制在紫手帶上,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獲取其信息,既可聯系民警,也可聯系家屬,民警下鄉免費為這些特殊群體佩戴紫手帶,這些紫手帶已經為轄區32人次老人以及精神病患者指明了回家路。
紫山鎮綜治聯動多種機制的建立,不僅搭建了一個部門聯動的工作平臺,也搭建了一個方便群眾、服務群眾的溝通平臺,及時解決了群眾的利益訴求、贏得了群眾的理解、信任與支持, 使“平安創建人人有責、平安環境人人共享”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