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5日訊 “這些是什么啊?”“誰裝的,該不是違建吧?”昨天上午9點,海都記者經過泉州豐澤區津坂路時,發現路邊出現一座橘色“鐵房子”,不少附近居民議論紛紛,探頭往“鐵房子”縫隙里看。難道真有人違建?正當記者拿起手機拍照時,旁邊一位攤主卻連忙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有“來頭”的。
社區居民圍觀新設的便民攤位
為了一探究竟,海都記者試圖去豐澤街道東涂社區了解情況,一路上,類似的橘色“鐵房子”還有不少。在社區,工作人員王小姐稱,原來,津坂路此前占道經營嚴重,不僅交通擁堵,衛生也跟不上,為了建設美麗社區,社區想出了建立便民攤位的辦法,而這些橘色的“鐵房子”,正是便民攤位,前晚11點多剛裝上。
而定做便民攤位時,他們充分考慮了不同攤位特點,比如賣菜攤位大點,賣干貨攤位小點,因此每個“鐵房子”的寬度也從1.6米到2米不等,然后在給居民出行留通道的前提下,對不同大小的“鐵房子”進行組合,形成成排的便民攤位,接下來,他們將盡快為便民攤位接上水電。
目前,在津坂路長期擺攤的有30多攤,便民攤位暫時先安排常年在此擺攤的攤主,社區接下來還將和街道、執法局商定后續方案,爭取還津坂路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
當記者采訪完路過津坂路時,有的“鐵房子”里已放上了菜,有的攤主則在調試著以后的“新家”。一位陳姓攤主說,現在還不清楚“鐵房子”誰才能進,自己在這賣菜近6年,如果能住進“鐵房子”,以后再大的風雨也不怕了。(海都記者 陳紫玄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將海絲底色融入全球文化版圖2025-06-0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