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口渴了有免費茶水喝,手機沒電了有地方充電,走累了有地兒歇腳……在惠安縣中新花園步行街,大榕樹旁有座小木屋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項便捷服務。
惠安縣中新花園“薯花文明小站”已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 (鄧文祥 攝)
綠蔭掩映之下,這座掛著惠安女黃斗笠的小木屋格外引人注目,“薯花文明小站”和志愿者服務的標志最吸睛,小木屋墻壁上還掛有“惠安市民行為守則”“惠安市民文明公約”“便民服務項目”等牌子。原來,這里是惠安縣“薯花文明小站”,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志愿服務驛站”示范點。
小站雖小,卻可以提供信息查詢、交通指引、飲水休息、失物招領、免費借閱、雨傘外借、零錢交換、手機充電、急救藥品、針線、愛心物品交換等服務項目,市民還可以現場報名加入志愿者隊伍。
“志愿服務是很有意義的事,幫助別人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自己。”江先生是“薯花文明小站”的志愿者之一,同時也是惠安縣愛心社的志愿者,平常自己做點微商小生意,空余時間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筆者在文明小站遇到他時,他正在整理小屋準備工作,事實上當天不是他值班。“我喜歡做公益,一有空都會過來幫忙。”
90后小柯也是常駐“薯花文明小站”的志愿者,她本身是惠安縣螺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理工作者,下班時間,她喜歡做些公益服務,每天下午,她都會到小站開展志愿服務工作。
惠安縣“薯花文明小站”(中新花園站)共有20名志愿者輪流值班。小站運行半個月來,平均每天為過往市民提供70多杯茶水消暑解渴,已有若干市民通過該文明小站加入志愿者隊伍。志愿者江先生說,他們將繼續增加志愿服務項目,爭取幫到更多人。這群最可愛的人默默經營著志愿事業,他們身上無不展現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據了解,“薯花文明小站”是繼“陳欠水扶貧助弱青年志愿服務活動”、“惠風傳統家訓”展示館之后,惠安又一特色創城品牌。惠安縣將陸續在該縣歐景步行街、城北文體公園、捷龍廣場等公共區域建設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志愿者服務驛站,推動站點實現“有固定場所、有服務隊伍、有服務項目、有標識標牌、有規章制度、有宣傳氛圍、有完整檔案、有活動開展”的“八有”目標,將文明小站打造成城市形象的推廣中心、公共服務的便民窗口、奉獻愛心的集散平臺和志愿服務的實踐基地。
另悉,截至目前,惠安縣在福建志愿服務網登記在冊的各類志愿服務組織300余支,志愿者2萬余人。惠安縣在培育壯大志愿服務隊伍的同時,不斷提升志愿服務專業水平,注重吸納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并依托有關部門和行業單位成立應急救援、防震減災、醫療保健、心理輔導、法律援助等多種專業性志愿者組織和學雷鋒志愿服務站。
(肖曉玲 張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