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育更多“復合型”人才,同年,豪翔公司還聯合泉州市工藝美術學會等多家單位,采用工學結合形式,舉辦首期“二元制”雕刻大專班。他則作為兼職教授,提供專業輔導,首批共有38名學員結業。
搭建學習交流平臺,營造濃厚傳承氛圍。一排排樸實雅致的玻璃落地書架上,上百冊琳瑯滿目的各類書籍錯落有致、整齊碼放;數十張嶄新方椅環繞在大型書桌周圍……為給業內石雕行業職工創造提供更多便利,劉國文還傾心打造了一處“惠安石雕行業技能培訓基地”,不僅設有寬敞整潔、環境優雅的職工書屋、職業培訓室,還有許多精雕細琢、造型獨特的石雕擺件,十分賞心悅目。
柔性引才 輸送行業新血液
為尋找市場新機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惠安縣以多元賦能業態創新機遇,通過“以賽引才+設展引才+N”等“柔性引才”創新模式,為行業輸送新血液,助力石雕工藝不斷提級。
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石雕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劉國文常以大賽評委身份,參與各類石雕石刻大型賽事和展覽活動。
《魅力惠安城,錦繡蓮花塔》《石雕的新生》《惠安女手磨茶粉機》……去年10月“中國惠安石雕+家居工業設計”大賽的825件工藝石雕參賽作品,以及項目簽約大賽設計成果落地轉化、優秀人才對接簽約、石雕行業校園引才大使評選、整合資源建立設計人才培養協作等后續舉措,不僅得到業內人士廣泛關注,也讓劉國文頗為感慨。
“這是傳統行業的一次創舉,也是一種新型傳承方式。不僅為行業輸送更多新鮮血液,引領鼓勵推陳出新,也拓寬了石雕產業設計人才對接高校的渠道和資源,持續推動惠安石雕和家居行業融合創新發展。”作為大賽評委,劉國文介紹說,業內長期沿用傳統手工技藝,以訂單式加工為主,產品以碑石等傳統園林景觀、建筑構建品類居多,融入工業設計相對國內其他地區較晚,也缺乏實操融入。而這些以惠安常用石材、玉材、木材等為主的參賽作品,亮點頗多,造型新穎,創作表現形式豐富,十分契合當下年輕人的情感體驗和消費需求。
劉國文表示,今后將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在傳承傳統非遺技藝的基礎上,持續探索創新研發兼具“功能+設計”的工業設計類石雕產品,綜合提升產品造型和實用性能,并融入更多惠安元素,增加附加值,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惠安石雕向品質化、時尚化、個性化發展,為進一步打響惠安石雕品牌、擦亮惠安石雕名片,貢獻一己之力。
“以把工藝美術產品打造成為生活必需品為己任,打通生活藝術化路徑,提升工藝美術產業的創造力。”3月26日,在河南鄭州召開的“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石雕藝術專業委員會重組大會”,以該主旨作為指引導向,不僅對去年機構重組設立并落地惠安的“石雕藝術專委會”提出更新更高要求,也更加堅定了劉國文的初心和決心——繼續弘揚工匠精神,引領創新創造思維,多元賦能業態創新,發揮資源優勢,重點聚焦保護與傳承等石雕產業的痛點難點,引領惠安石雕技藝發展再升級。(歐陽榮華/文 中共惠安縣委宣傳部 惠安縣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