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是改善水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的一項民生工程。7月10日下午,記者前往豐澤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項目施工現場,實地探訪工程實施情況。
熱火朝天 項目推進施工忙
記者從山腳沿著蜿蜒公路向上,前往東海片區山后村污水整治工程施工現場,途中觀察到工程范圍內部分路段已經完成污水管道埋設,路面呈現明顯的翻新痕跡,項目推進有條不紊。
林蔭下,混凝土路面破碎機轟隆作響,工人們各司其職、兢兢業業,各類管道有序擺放、等待下槽埋設。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新建DN300污水管約528米、DN400污水管約1502米,管材主要采用HDPE纏繞結構壁管(B型);新建沉泥井29座、檢查井67座、截流井5座。
隨后,記者來到東海片區洋店、洋茂、寶山及郭山村污水整治工程施工現場。
道路中間設置圍擋,一分為二,工程有序推進,與居民日常生活兩不誤:一側,施工熱火朝天、井然有序,機器破除路面,工人清理碎石土塊,同時持續灑水減少工地揚塵;另一側,工作人員有序引導來往車輛,保持路面暢通。
據了解,該項目為空白區管網建設項目之一,計劃新建井室138座,新建管道DN400 HDPE增強纏繞管(B型)1604米、DN300 HDPE增強纏繞管(B型)786米、DN1000混凝土管75米、DN100 PE管962米、入戶管2440米,管道清淤4550米,提升泵站3座。
“現階段,我們正在進行路面破除,后續會開挖基槽、下墊層、安裝管道,再回填砂、夯實結構層,預計在7月20日左右能夠完成路面恢復。”項目總監理工程師施清培表示。
多措并舉 打好治污“組合拳”
目前,豐澤區正在實施5個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項目,總投資約3.1億元,2024年計劃投資1.85億元,各項目均按照計劃有序推進中。
“東海片區洋店、洋茂、寶山及郭山村污水整治工程與后亭社區污水整治工程等空白區管網建設項目于2024年3月份開工,累計新建污水管網約10公里,至今約完成總進度的50%,預計在12月完工。”豐澤水務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陳偉杰介紹道。據悉,為完善轄區管網系統建設,豐澤開展管網查缺補漏行動,針對城郊片區、城中村、偏遠社區等未建管網或雨污合流區域進行排查梳理、查缺補漏,完善零星節點的管網建設,建設小型分散式污水處理站,全面消除管網空白區。
污水提質增效排口和內溝河整治工程涉及豐澤區管轄范圍內48條河道和滯洪區,圍繞各河道問題排口(水質不穩定排口、水質不達標排口)、河道水質水動力及水生態、刺桐北路箱涵,兼顧豐澤區運營管理的現狀污水泵站運行需求,開展相應電氣自動化改造,有效提升河道水環境質量,提高水質保障能力。
院前路(泉秀路-東干渠橋頭)及東干渠南側(坪山路-云鹿路)管網改造工程為管網改造及道路提升項目,將完善東海組團云山片區的規劃路網、管網,方便區域人員的出行,緩和周邊道路交通壓力,改善周邊水環境。
硬件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為豐澤污水治理一體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內外兼顧 堅決做好“水文章”
豐澤兼顧“內在”美與“外在”美,統籌謀劃、科學布局,堅決打好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真正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水生態環境。
據悉,豐澤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圍繞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踐行水安全的主要任務,堅持把水環境綜合治理納入城市建設重要內容,與城市片區更新相結合,與舊城區成片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相結合,與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相結合,通過實施片區管網更新、舊城管網改造、管網查缺補漏、控污清源清淤、排水大戶整治、內澇系統治理、水系景觀提升等七大行動,系統推進轄區管網排查、河道清淤、生態修復等各項工作,打造城市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豐澤樣板”。
為高位統籌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豐澤區成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設立綜合協調、工程建設、河道巡查、要素保障、執紀監督等職能組,以機制建設為抓手,通過推行“一周一調度、一月一專題”會議議事機制、建立“一河(口)一領導、一項目一領導”掛鉤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一線核查監督等方式,進一步壓緊壓實領導責任和屬地責任,及時協調解決污水治理工作中的堵點、卡點問題,推動全區水環境從“長治久清”向“長制久清”轉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