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160多年的中醫藥診療技藝“了乙膏貼”,入選豐澤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后,引起中醫藥界以及社區居民群眾的廣泛關注。
近段時間來,陸續有社區居民及患者,慕名到該非遺申報的保護單位城東(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咨詢、體驗“了乙膏貼”技藝,社會反響良好。
為了進一步弘揚“了乙膏貼”中醫藥診療技藝,讓這項中醫非遺技藝更好地造福于民,“了乙膏貼”傳承人曾煥乙、曾國燊(曾申),將從三月底(具體時間將在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眾號另行通知)開始,每周一次在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進行義診展示,并向患者贈送膏貼。
曾國燊(曾申)介紹,在每周六上午的義診展示中,每次送出的膏貼不超過三粒,以掛號順序為準;贈送的對象須是現癥狀咳嗽且較為嚴重的患者,以醫生的診斷為準;接受膏貼的患者須當場由護士進行貼膏,并在衛生院中觀察半小時,明確療效后才能貼膏離開;對每位患者只施膏一次,不重復施膏。
“了乙膏貼”義診展示結束時間及相關情況解釋說明,由城東(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釋義。
作為一項寶貴的中醫非遺技藝,傳承人曾國燊(曾申)介紹,“了乙膏貼”最大特點是純中草藥合成的外用膏貼,每粒膏貼中約含20-30%的鮮草藥成分,主要是針對五臟六腑之內科疾病。以用于治療咳嗽的膏貼為例,膏貼包含有30多味中草藥,經對癥配方、選藥、粉碎、滅菌、攪拌、炮制、成藥、包裝等工序完成制作。
曾國燊(曾申)說,“了乙膏貼”是一種外用膏貼,需以對患者辨證的基礎上才能合成,這一技藝的原則是“一人一癥一膏貼”,要依醫囑貼于相應穴位,才能發揮最好的功效。如果貼者有什么不適應或認為有不妥的,可以立即去除膏貼,或者更換其他辨證膏貼,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便捷又安全。
據悉,城東(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有主任中醫師三名,主治中醫師兩名,另外還有多名中醫。因該中醫館的門診量較大,就診需要提前掛號。另外,該中醫館已組建住院部,這在豐澤區所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尚屬首創。(杜天祥 王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