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6日訊 泉州南音悠揚,西安鼓樂大氣。上周六,在第十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15名海都小記者觀看了“絲路古樂情——泉州南音、西安鼓樂音樂會”,并現場采訪了泉州培元中學南音藝術團的演員,以及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曲云教授。
小記者對話藝術家
南音之情
晉光小學三年二班 金琳
上周六晚,我參加海都小記者活動——與南音的對話。
當燕子老師帶領我們采訪參加演出的培元中學的大姐姐們,我們這幫海都小記者,可真興奮不已,七嘴八舌地問這問那。通過采訪,本來對南音一竅不通的我,對南音從無知變為好奇。
節目開始了,在陣陣的掌聲中,我感到泉州觀眾對南音的癡迷是如此深厚。我一邊觀賞節目,一邊聽陪我來觀看節目的爺爺介紹。從頭到尾我都非常認真地聽著,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爺爺看到我對南音似懂非懂卻很專注的樣子,開玩笑地說:你喜歡南音,上中學時你就報考培元中學南音特長生。我頓時領悟到:如果能行的話,我對南音就從好奇變為結緣了!
聽南音,品鼓樂
立成小學四年二班 林煬 指導老師:曾清楚
在世界文化遺產日這天,我來到了青少年宮音樂廳,欣賞“泉州南音‘對話’西安鼓樂”的音樂會。
剛找到位置坐下,全場就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所有的燈光都聚集在舞臺上——第一個節目開始了。這是由五個穿著惠安女服裝的阿姨演奏的《陳三五娘》。她們手中拿著各自的樂器,有琵琶,有二胡,還有笛子,幾種樂器演奏出悠揚而又美麗的聲音,這動聽的音樂傳遍了全場,真的如同天籟一般。“南音不愧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啊!”我在心里感嘆道。
第二場就是“西安鼓樂”的表演了,第一個節目是西安鼓樂中的“行樂”。我正在納悶演員怎么還不出來的時候,突然從后面傳來一聲清脆的鑼聲——演員們各自拿著手中的鑼、鼓、笛子等樂器,一邊走一邊吹奏著從后面走出來,好似古代皇帝出巡行進的儀仗隊,瞬間鑼鼓之聲響徹云霄,氣勢讓人嘆為觀止。
欣賞了這場音樂會,讓我體會到南音的悠揚與西安鼓樂的雄偉,也讓我不禁感嘆這兩種擁有千年歷史的音樂不愧是中華民族音樂史的瑰寶!
觀看南音鼓樂
豐澤三中心四年四班 鄭鈺
周六晚上,我親眼觀賞了南音鼓樂,并采訪了后臺的演員們和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曲教授。
我問:“曲教授,請問您為什么要學鼓樂呢?”曲教授熱情地回答:“我要學鼓樂是因為我想把中國古老樂種傳承下來,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并一代一代傳下去。”接著,我又去采訪演員:“大姐姐,請問你對南音有什么看法?”這位大姐姐說:“南音呢,我一開始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就迷迷糊糊地學進去了。南音在我國古代,比如外國軍隊要來中國作客,皇帝就會演奏南音和鼓樂,唱上和彈上幾個時辰,有時甚至幾天幾夜。這就是我對南音的看法。”采訪了以后,我去觀看表演,一根根輕柔的弦,一片片熱烈的掌聲,我聽得如癡如醉,看得目不轉睛。
南音是這么的精彩,鼓樂是這么的動聽,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來傳承中國最古老的樂種!(海都記者 黃曉燕 吳月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