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9日訊 8歲的陳欣如拿起毛筆,仔細蘸上墨汁,顫巍巍地在描紅本上寫下第一筆。這是她第一次學習書法,小女孩特別認真,聽著老師講的寫字要領,生怕漏掉一個字。上周六上午,海都甲第書院書法精品課開班,現場的孩子們體驗了一次有意思的書法教學。
“中國人常說,字如其人。因為字是人的第二張面孔,它漂不漂亮,由你自己決定。”中國書協會員、泉州書協秘書長洪光輝,是海都甲第書院書法導師,他一開口,小朋友的耳朵都豎起來了。
學書法先畫框
萌娃們從握筆姿勢學起
“毛筆究竟要怎么握,跟拿鉛筆一樣嗎?”不少孩子當天是第一次接觸毛筆。還沒開始上課,一些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甲第書院準備好的毛筆,好奇地瞧個不停。
“這筆的筆頭是軟的,怎么寫啊!”有調皮的男孩子使勁一劃拉,毛筆尖就整個兒軟塌下去,立刻,宣紙上就留下一塊拳頭大小的黑色墨水印子。
還未開始正式練習,小家伙們臉上、胳膊上、衣服上,就已經沾上了斑斑點點的墨漬,讓人哭笑不得。
甲第書院書法課小朋友們秀作品
“只要掌握正確的拿筆姿勢,寫出一手好字并不難。”一上課,洪老師就開始教孩子們“五指執筆法”,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執筆,站直挺胸,將筆豎起來。隨后,讓在場的孩子從畫框開始學起,一個框分成4筆,由上往下,從左到右,“當線條直了,不會讓人覺得抖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學寫橫、折、撇、捺了”。
橫豎、橫豎、橫豎……安靜的教室里,墨汁的香味一點點彌漫開來。
“你看你拿筆姿勢又錯了,要記住,手心要空,就想象著捏個雞蛋在里面。”走到小朋友陳雯涓旁邊,洪老師耐心地進行糾正;看到江仁杰,洪老師又趕緊走過去,“你看你畫的框,都歪歪斜斜的,首先你身體要正,身體歪了,寫出來的字當然跟著歪”。
當天上午,洪老師對現場的每一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示范,他告訴現場的家長和孩子:“寫書法能使孩子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這對孩子來說,可是終身受益。”
橫豎撇捺 父女齊上陣
陪讀爸媽忍不住也“偷師”
課堂上,孩子們先聽洪老師講書法的起源,再觀看洪老師的書法作品,隨后自己動手在描紅本上練習,許多孩子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體驗。
“平常孩子喜歡玩游戲,老是捧著手機不放手。這樣的課程非常有意義,孩子不僅能體會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且可以練一手漂亮的字,很有范兒。”
一大早,陳先生特地帶著女兒陳欣如和侄女陳雯涓從南安石井趕過來,他說,課程很有用,兩個孩子都是一年級的學生,平時好動,可今天老師一句“寫書法跟練武功一樣,要先扎馬步。基本功好了,啥厲害的功夫都能學好。”老師的話一下子把孩子“鎮”住了。
9歲的黃悅銘寫完字,準備拿回家做紀念。“一開始覺得很累,但老師說我一點就通,進步很大,所以想繼續學。”小姑娘聽完課告訴媽媽,接下去想學習,長大了要寫一手漂亮的字。
12歲的李鑫玥則顯得“老練”很多,只見她表情輕松,下筆從容。
她說:“書法是我的好朋友,學習書法讓我結交了很多小伙伴,練字能夠讓我保持一份好的心情,今天很有收獲!”
帶著孩子來體驗的家長,有不少人自己也想學。
現場,好幾位家長在孩子寫字的間隙,自己也練了起來。“描紅本讓我找到了小時候的感覺,激起了重新寫字的興趣。”江仁杰的媽媽一邊照顧兒子,一邊忙著用手機拍下自己的習作。
看到孩子和家長都那么認真和用心,洪老師很高興,他說,書法,可以作為“學習壓力的精神調節,達情適意”。其實,“學多學少都關系不大”,但一旦學了,“就要選擇好的老師,好的字帖,走對路子,用正確的執筆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
甲第書院書法課小朋友們秀作品
書法精品課堂招生啦!
自從4月25日,泉州師院文傳學院副院長楊秋生帶著《漫談書法與中國文化》的書法盛宴,開啟海都甲第書院第一堂課。每個周末,甲第書院都有令人期盼的書法課,讀者們紛紛來電咨詢,希望海都甲第書院能推出長期課堂。
從上周開始,海都甲第書院聯合書法名師們,一同開辦書法精品課,名師們將為學生量身定做書法課程。我們的書法導師有:泉州師院文傳學院副院長楊秋生、泉州書協秘書長洪光輝、泉州市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張聰明、晉江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龔子猛、泉州市政協刺桐書畫院特聘書法家史曉方,以及本報閩南版教育專刊部主任、海都書畫社秘書長洪春錦等書法名師。他們都精于書法,不僅在泉州書法界馳名,而且在國內、省內書法界,也屢次獲獎。
歡迎對書法有興趣的讀者,撥打95060或18965509982來報名,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海峽都市報閩南版教育專刊官方公眾微信號“海都好學堂”(見右方二維碼)。(海都記者 黃曉燕 林繼學 夏鵬程 實習生 呂德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