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8日訊 4月21日晚,由泉州市文聯、海峽都市報共同主辦的世界讀書日特別策劃之“讓閱讀伴隨孩子成長”沙龍,邀請“擔當者行動公益助學”創始人張同慶老師和海都小記者面對面,一起聊聊關于讀書的那些快樂的事兒。(海都記者 李曉蓉 吳月芳 田米 文/圖)
張同慶老師給小記者開講
不讀書,怎能快樂?
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四年四班 鄭鈺
對我來說,看書就是在遨游知識的海洋,那既是樂趣,也是一種享受。而周二晚上聽講座,和張老師一同聊有關讀書的事,就更享受啦!
張老師說:“在家長眼里,只要學習好呀,考試考了滿分兒呀,就輕輕松松搞定了。那么家長們都錯了,他們全部忽略了一點———閱讀,只想到孩子將來有出息給自己爭面子。”我覺得張老師說得太對啦!我自己就超愛看書,也看過許多書,比如《查理九世》、《科學大偵探》、《我們愛科學》等??墒羌议L們卻認為除非我以后想當律師,否則只能看名著,現在主要是把學習搞好,這真讓我苦惱啊。
聽我述說完苦惱,張老師鼓勵我,說:“如果你從這些關于偵探類的書中學到不少法律知識和辦案的技巧,那這種書你是可以多看看。”張老師還建議家長要與孩子多探討這本書看了是否有好處,再選擇要不要買這本書,不要買了孩子既不愛看又沒有價值的給孩子看。
張老師的一席話,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我不讀書,還怎能快樂呢?
小記者認真記錄
讀書也像種地
豐澤區第二中心小學六年一班 黃亦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和書有關的名言數不勝數,這也說明了書的重要性。今天,我們海都小記者就在張同慶老師的帶領下,暢聊讀書的喜怒哀樂。
在講座上,很多小伙伴都反映了一個問題:孩子喜歡看的書家長都不讓他看,說那些書都是沒用的書,讓孩子們去看名著、作文選。作為書蟲中的一員,我覺這是不對的,因為讀書就是要全面發展,如果只看名著和作文選的話,那么那個孩子就會缺乏想象力,要知道只有想象力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啊。
張老師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說得更風趣了!他說:“讀書就像是吃飯,吃飯就要營養均衡,不可以只吃菜,也不可以只吃肉。讀書也是一樣的,不可以只看名著,也不可以只看漫畫,要均衡著看才是最正確的讀書方法。
張老師還有一句話,簡直說出我們孩子的心聲了。他說:“家長就像是園丁,只能幫忙找一處營養豐富的土地,把果樹種下去,卻不能改變果樹的品種,要謹記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讀書也是這樣,家長只能提供書的種類,但是改變不了孩子的興趣。”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因為我個人最討厭想做的事做不了,被老媽給限制了。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轉眼間兩個小時就過去了,講座也就這樣結束了。下次張老師的講座我一定還要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