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取消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另建議取消和下放32項依據有關法律設立的行政審批和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這是繼今年6月取消58項中央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后,國務院對職業資格許可的又一次大的調整,從名單來看,一些比較熱門、專業度比較高的證書也赫然在列。如此“大動作”調整,讓職業教育與“考證教育”的爭論再次升溫。一些人認為,不再唯證是論,可以讓職業教育真正回歸市場化,從而向教學本質回歸;也有人認為,職業資格許可證書與職業教育之間并不存在相悖的關系,單純地取消一些證書的發放,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職業教育的走向問題。對此,我們走訪了部分省內職業院校,就該問題進行了詳細了解和探討。
職業資格證書調整或將規范行業準入規則
據了解,本次取消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有26項,其中準入類14項,水平評價類12項,涉及證券、保險、土地估價、公路水運、金融理財等多個專業領域;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有41項,其中準入類1項,水平評價類40項,涉及民航、糧食、農業等領域。這次取消職業資格的主要原則是,國務院部門設置的沒有法律、法規或國務院決定作為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一律取消,行業管理確有需要且涉及人數較多的職業,可報國務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批準后置為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國務院部門設置實施的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財產安全關系并不密切或不宜采取職業資格方式進行管理的,按程序提請修訂有關法律法規后予以取消;國務院行業部門和全國性行業協會、學會自行設置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一律取消,確有必要保留的,經國務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批準后納入國家統一規劃管理。
毋庸置疑,此次對于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調整必將規范一些行業的準入機制和一些專門針對職業資格培訓機構存在的亂象,并對技能型人才的就業產生深遠影響。據了解,此次被取消的職業資格許可證名單有兩大特點,一是落后于時代的證書被取消,二是沒有法律依據的證書被取消。過去由于國內人才素質偏低,學校專業數量少,為更有效地進行人才分工和細化,所以設立了各種職業資格證來強制達到人才培訓的效果。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有些證書已經失去了時效性,并沒有起到實際的作用,反而出現了一些證書的持有者在企業掛靠“吃空餉”現象。本次對相關資格證書的重新規范調整,必將改善這一現狀,清掃“灰色地帶”,憑證高薪的時代或將徹底成為歷史。
此外,許多證書對于在職和求職人員也成為了困擾。在實際應用中,不少企業和單位對資格證的要求流于形式,有證沒證在工作中其實并沒有太大區別,但由于證書的硬性要求仍需人們花費時間學習考試,造成了資源浪費。為取得相應證書,很多人選擇參加培訓班,這就催生了亂象叢生的培訓市場。以往一個行業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職業資格,有關方面會通過辦班、教材、考試來收取高額的培訓費、教材費、考試費,一些職業院校的學生也要去考各種各樣的資格證,手上拿著一大把證書,還不一定成為就業的“敲門磚”。
取消證書后,一些行業將告別唯證入門的招聘情況,行業協會和企業自身的能動性可得以充分發揮,或將促使用人單位建立自己的人才錄用和考核標準和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個人能力和素質將成為用人單位關注的重點,沒有資格證的阻礙也能更加全方位地吸引各類人才。另外,行業協會以及各類社會機構可以針對本行業的需求對求職者進行勞動技能培訓,通過這種獨立自主的方法,用人單位能找到真正適合本行業的人才。而且一些職業類院校也將改變以往唯證書論的教學模式,探索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新模式。
取消證書能否成為撬動職業教育市場化杠桿
目前,我國技能型人才嚴重缺乏,如何填補這一缺憾并培養出優秀人才是全社會都在關注的事情,更是眾多職業類院校的職責所在。因此,本次對于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的改革被看為將職業教育推向市場化的一次積極嘗試。看似擁有諸多好處的變革,能否成為撬動職業教育市場化的杠桿,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對此,我們采訪了甘肅省水利水電學校校長楊言國。
楊言國坦言,職業資格證書對職業教育并非完全是桎梏,在某些方面還是有所裨益。首先,考取資格證書可以督促學生學習,便于學校管理。如甘肅省水利水電學校目前實行的就是雙證制的學生考核管理辦法,即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與畢業證掛鉤的制度,而且這也是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采取的普遍辦法。一般情況下學校要求學生取得的資格證都是與本專業相關的,這樣即可以督促學生進行專業學習,提高職業技能,還有利于用人單位與學生之間的崗位對接。職業類院校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操作性非常強,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能使學生對實際工作有所了解,還能儲備豐富的理論知識,進入工作崗位后,經過簡單培訓便可投入工作,極大地節省了培訓時間。而且,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生更受企業的青睞,楊言國介紹,雖然大多數企業并未對職業資格證書有硬性要求,但從近年的招聘會來看,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生會更受企業青睞,這無形中也形成了一條隱形的招聘規則。此外,職業資格證書還會豐富畢業生的自薦材料,讓畢業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
對職業資格許可證適時調整,楊言國持肯定態度,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企業和人才的相互對接,對職業教育也有啟發和幫助,但是單純利用對資格證書制度的改革來推動職業教育的市場化并非易事,還需要解決很多的問題。首先,完全市場化的職業資格評價機制會增加評估成本,反而不利于對人才的定位與選拔。現行的職業資格許可證的發放權屬于政府,擁有統一的管理辦法和繳費規定,并且有物價部門進行監控,一般不會有大的價格波動。目前需要規范的僅是考證培訓機構。其次,目前發放的職業資格證書大多是公認的技能標準,取消后,各個企業對技工的專業技能鑒定的標準不一,如何重新建立新的行業標準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另外,目前大多數職業類院校實行的“雙證制”是對學生管理的一種有效手段,是督促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的重要內容,取消之后,需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而職業類院校的學生大都處于青春叛逆期,自控能力差、學習意識淡薄,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措施,教育結果將大打折扣。
總而言之,職業教育要取得更好的發展,培養出優秀的技能型人才,不是單純通過市場化就能達到目的,也不單純是取消某些職業資格許可證就能一蹴而就,這關系到體制、觀念、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對于職業資格許可證,還需要科學地進行分類,取消或完善都因有廣泛的前期調研和科學論證,如有些專業性強且關系到人身安全的職業資格證書就必須發放,并還要加強考核標準,唯有如此,才能實現職業教育的縱深發展,實現企業和人才的互利雙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