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疫情下的高三畢業班被稱為最特殊的一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師生經歷了太多波折——重大疫情、超長假期、在線學習、高考延期……高三學子能順利畢業,背后有著各科任教老師付出的數倍心血。
今日是教師節,這個節日也注定是特別的,老師們有著不同的感觸,畢業后的學生對老師也有別樣的感恩之情。近日,記者采訪多個學校2020屆高三畢業班的師生,一起回顧那段難忘的經歷。
培元中學高三復課后,學生中午在教室吃飯。(林勁峰 攝)
別樣課程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高三下學期是最緊張的沖刺階段,師生們都鉚足了勁。而年初疫情的爆發,讓各個學校的師生猝不及防。學生上網課不認真怎么辦?復課后一個班拆成兩個,如何在短時間內保障同樣的教學量?高考延期一個月,如何幫助學生調節心理壓力?
停課不停學,老師通過電腦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
學生無智能機上網課 校方特批經費購買
疫情爆發后,各地中小學延遲了春季開學時間,采用網絡授課方式開展線上教學,保證學生停課不停學。永春美嶺中學距離泉州市區110公里,地處永春、安溪、大田、漳平三市四縣交界處,坐落在崇山峻嶺之中。疫情期間,該校校長廖獻文第一時間組織高三各學科骨干教師返校上網課,配備兩間教室用于直播授課。
“學校有少部分學生居住在偏遠的農村,家里沒有信號,使用的手機也是老式的,無法上網。”該校上屆高三段長阮旺昌回憶,開展線上教學三四天后,一位居住在一都鎮魯山村的同學向他求助,由于家里沒有信號,手機也很破舊,無法上網課。“當天早上接到求助后,我立即向學校匯報,廖校長第一時間聯系了電信運營商,當天工作人員趕到該生家中,為其接通網絡信號,學校當天撥款給該學生買了一部智能手機,確保他能順利開展線上學習。”
老師備課量加倍挨家挨戶“突擊”督促
接到上網課的通知時,南安國光中學老師張斌的第一感受是“淡定”,因為該校此前就推廣信息化教學,還成立信息技術融合中心,他擔任中心副組長。不過,高三畢竟不同于平時,技術上有了準備,老師授課方式的轉變和對學生上課狀態的應對,也是一個大挑戰。“線上授課經驗較少的老師會圍觀其他老師的課程,提前網購直播器材,千方百計吸引同學注意力,備課量也加倍了。”張斌說。
同樣感到備課量增加的還有泉州一中高三語文老師蘇曉燕,她說,例如早讀課,通常是提前一兩天她就準備好早讀素材,在前一晚或當天課前15分鐘時,以文檔形式發送到班級群。7時20分在班級群建立視頻早讀,清點人數,還要電話通知未進群的同學。
每日網課課程結束后,張斌負責收集后臺學生上線時長等數據,反饋給班主任、科任老師,他們再與家長溝通。對于學生上網課不認真的擔憂,上屆高三年段長、班主任陳建福笑稱自己和學生“斗智斗勇”。他早上出門,從梅山開車到洪瀨、詩山、水頭、樂峰、羅東等鄉鎮,逐一到學生家里“突擊”,其間確實發現有的學生未聽課,正在睡覺。上網課期間,班上35個學生的家里,他平均去了3次。
雖然是線上教學,線下考卷也不能少。學校接到家長反映,兩個星期光打印卷子就花了三四百元,是筆不小的費用。為了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學校決定打印試卷郵寄給學生。“打印、分揀、打包……全年級18個班700多名學生,每名學生6科試卷,工作量大。當時,包括后勤在內的多個崗位老師都來支援。”張斌回憶。
同樣進行家訪的還有永春美嶺中學高中生物老師林豐開,2005年至今,他已帶了13屆的高三學生,在他看來,今年是最特殊的一屆。“我們學校是住宿制,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和生活都由老師負責,但上網課期間,自律性差的學生存在敷衍應付、學習效率下降的情況。”為了提高學生在家的學習效率,他對班級里的部分同學進行家訪。“當時班上有一位郭同學居住在橫口鄉,距離學校二十多公里,當他看到我上門時很驚訝,通過面對面的鼓勵,他上網課時的自律性有所提高。今年高考,該考生取得優異成績,考取了理想的大學。”林豐開笑著說。
關注學生心理動態針對性給予鼓勵建議
不同于教室濃厚、緊張的備考氛圍,有的學生在家自律性不夠,出現懈怠現象;有的學生高三下學期之前就因成績與其他同學有差距,承受較大壓力。此時,老師在心理上的鼓勵和引導尤為重要。
泉州一中上屆高三七班班主任吳進強通過屏幕,關注著學生們的心理表現和學習狀態。他每周進行一次班會,經常性地鼓勵:“因疫情所發生的改變反而是個機會,你頂住壓力,保持良好習慣,當別的同學松懈時就是你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他還指導學生每天學習之余,適當運動放松。有一名家在安溪的同學曾因跟不上同班同學的步伐壓力很大,在老師的鼓勵下,他會在壓力大時到屋頂鍛煉、看看風景,加上模擬考試減少、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增多,復課后,該學生的成績有了較大提升。
返校復課
復課后嚴抓防控 一天查3次體溫
為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學校復課后疫情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阮旺昌介紹,復課后,全校師生每日入校都要測量體溫,進行晨檢、午檢和晚檢。曾有2名高考生在晚檢測量體溫時,體溫出現異常升高,剛巧都是他值班。發現情況后,他第一時間向學校領導反映情況,并根據事先做好的學校疫情防控預案流程進行處理,緊急聯系120急救人員,將學生護送至永春縣一都中心衛生院的發熱門診,并通知家長。
“經過醫生的專業診斷,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2名學生都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隨后讓家長將孩子接回家休息三天。”阮旺昌回憶,當時他從醫院返回學校已經是晚上十點多。還有一名高考生是夜里返回宿舍后感覺不適,趕緊向老師求助,當時值班的是一位副校長,幸運的是,這名學生送醫后經診斷也是感冒。虛驚一場,家長隨后將孩子接回家休息,而副校長返回學校時已經是凌晨一點多。
老師轉變上課方式注重排解學生壓力
4月7日,泉州高三復課,采取小班教學,一人一桌,這意味著大部分班級需要拆分成兩個班,老師的工作量加大。有的老師一堂課上兩次,有的老師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創新授課方式,提升效率。陳建福說,當時他制作的PPT在兩個班級同時播放,他來回穿梭講課,也有老師在一個班講課,在線直播給另一個班觀看,有的老師各上半節課。
今年高考時間延期一個月,在本應高考的6月,不少學生的壓力攀升至頂峰。老師們為幫助學生釋壓操碎了心,“有的班主任帶著同學們繞操場走了整整十圈。”陳建福說,6月25日端午節前夕,他們一直在考慮采取何種方式排解學生壓力,最后想到了做手工粽。他錄了一段包粽子步驟視頻在全年級播放,大家先裁紙,在紙條里寫下心愿,再跟著視頻包粽子,最后掛到教學樓附近的樹枝上,“高粽”寓意考試“高中”。
在吳進強的班級,過去每個月一次的生日會被疫情中斷。復課后,當月和此前累積的八九個學生一塊過生日。“我給每個孩子送一個小禮物,以前不注重包裝,這次挑選了包含鯉城元素的文創產品,放進精美的禮品袋,送給學生更有‘儀式感’。再把一個晚自修第三節課交給學生,讓他們辦生日會,自行組織互動節目。”吳進強說。
同學們將心愿寫進紙條
感恩之心
開學延遲、在線學習、戴口罩開學、每日體溫監測、推遲高考……這些特殊經歷,是屬于2020屆高三學子的“獨特記憶”。這些特殊經歷,讓眾多學子更自律,也更懂得感恩。
一封封感謝信 一份份感激情
今年7月9日高考結束后的第二天,泉州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占可盈在教室里寫下6封感謝信,親手將信交到班主任吳進強及各科任老師手上。
在寫給吳進強老師的感謝信中,她寫道:“三年時光飛逝,轉眼間一段旅途已至終點……高三這一年,老師耗費心血整理的基礎知識梳理,相信對我在內的所有同學都是大有裨益,難能可貴的知識寶藏,在三年之中,我自知給老師添了很多麻煩,在此謹表歉意,祝老師工作順利……”
與她同班的王以柔在8月底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后,同樣以感謝信的方式表達對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師的感激之情。在寫給吳進強的信中,她寫道:“感謝您在這三年來對我的關懷……復課后,我們下課一起聊天一起玩,高三并沒有一種苦不堪言、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我們攜手共進,共赴美好前程,非常感謝您……”
純真質樸方式表達感恩之情
除了寫感謝信,還有學子購買小禮物感謝老師的教導。今年是泉州外國語學校洛江校區小花老師第一次帶畢業班。“三年來,全班37名同學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高考前,孩子們為我和其他科任老師送去了一份小禮物,感謝我們三年的教導。”她點開手機照片說,由于備戰高考,她中午都留在學校辦公室,此前的抱枕丟了,同學們送了她一個粉色的小熊抱枕,“如今孩子們各奔東西,希望所有孩子未來都前程似錦。”
也有學生用含蓄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感謝。采訪當天,張斌說,一位同學拿到錄取通知書,邀請他和陳建福當晚一塊到家中聚一聚。他向記者展示一位同學與他的聊天記錄,其中有一句“幸好有你斌”,原來,網課期間他常常催促這名同學上課、寫作業,高考后的填報志愿他也給予幫助,于是這位同學“直呼其名”說了肺腑之言。陳建福說,高考結束后,不少學生約各科老師聊天,無所不聊,甚至有17名同學“組團”與老師見面。他們或許未將“感謝”之語說出口,卻用純真、質樸的方式讓老師感受到他們的心意。
“我跟同學們的關系更像是朋友。”蘇曉燕回憶,高考結束后,一個即將到北師大報到的女生,掐著她下課的時間點,帶著她高三年常喝的咖啡來告別。還有一個男生,在山上游玩時特地拍了星空照發給她。
永春美嶺中學高三復課后,學生隔著座位上課。
關懷激勵
對于畢業班的老師來說,高考前教學任務繁重,每天從早到晚“泡”在學校,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為此,家長、學校、教育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也為畢業班的老師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老師“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采訪過程中,不少老師直言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吳進強說,家長以及學校心理輔導中心、教務、總務、辦公室等科室的老師都在共同“戰斗”,科任老師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
在復課初的封閉式管理階段,陳建福等所有高三老師與學生同吃同住,學校免了他們的食宿費。該校校友為了給學弟學妹補充營養,特意采購肉羹、水餃、面包和牛奶等夜宵免費發放,家委會的熱心家長也常常送來水果,為師生“加油”。
高考后發放獎學獎教金
“我校是公辦民助校,為了激勵畢業班老師追求卓越,高三階段,美嶺集團每月向高三教師提供人均400元補助。”阮旺昌介紹,每年高考結束后,根據當年錄取情況,永春縣教育局會向各個學校發放一筆獎學獎教金,“今年我校預計可領近20萬元的獎學獎教金,再根據高三所有老師的教學情況,按比例獎勵給每位老師。”(記者 王麗虹 陳靈 通訊員 黃瑋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