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市中小學生將進行更全面、更規范的藝術素質測評啦!日前,市教育局印發《泉州市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中指出,藝術測評涵蓋基礎指標、學業指標、發展指標,包括課程學習、課外活動、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校外學習、藝術特長等六個方面的內容,測評結果將納入學生藝術素質成長檔案。
泉州注重培養學生藝術素質,經常開展文化藝術活動。(曾聰虹 攝)
面向全體學生 進行科學測評
記者從市教育局體衛藝語科了解到,從2015年開始,泉州已逐步開展藝術素質測評,今年開展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在全市推廣,測評將更全面、更加規范。
藝術素質測評對象:全市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全體學生。
測評原則:一是導向性原則。旨在通過測評促進教育行政部門配齊配足藝術師資,完善藝術教育保障條件。促進學校開齊開足馬力上好藝術課程,促進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促進學生提高審美素養和發展藝術特長。二是全面性原則。堅持面向人人,針對不同階段學生藝術成長和藝術素質的形成狀況進行測評。 三是科學性原則。測評方式方法遵循藝術教育學科規律,既能如實反映學生的學科學業水平和綜合藝術素質,又能根據學校所在地社會、家庭以及生情、教情等實際,科學選取可量化的綜合測評指標和方法。四是操作性原則。依據“簡便易行、客觀公正、逐步優化”的基本思路,測評指標內容和方式應具有可操作性、穩定性和開放性。
涵蓋三項指標 包括六個方面
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指標體系(試行),涵蓋基礎指標、學業指標、發展指標,包括課程學習(25分)、課外活動(15分)、基礎知識(30分)、基本技能(20分)、校外學習(10分)、藝術特長(加分項,10分)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基礎指標(學習性測評)。包括課程學習和課外活動,是指中小學生在校內應參加的藝術(音樂、美術)或校本課程等藝術實踐課程學習的出勤率、參與度和學習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參加學校組織的藝術興趣小組、藝術社團和各類藝術活動的表現。中小學校應做好學生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的寫實記錄(視頻、音頻、圖像照片、文字等),事實材料要真實可信、有據可查。
學業指標(學科性測評)。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指學校教師以國家藝術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和校本課程大綱為依據,通過各學期、學年學科性考試考查考核,了解學生理解和掌握藝術(音樂、美術)和校本課程等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基礎知識學習后相關的藝術欣賞和表現能力,了解學生掌握和運用基本技能的情況。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把基礎知識的卷面考試與學生的專業技能展示性測試結合起來,突出學科核心素養,結合現行中小學音樂、美術教材內容,學科學業成績計入學生藝術素質測評體系學業指標。
發展指標(發展性測評)。包括校外學習和藝術特長,通過學生自主參加校外藝術學習、參與藝術實踐的情況和在校級藝術展演活動中展現的某一藝術項目的特長(包括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曲藝、朗誦、繪畫、書法等),以及參加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的各類學生藝術比賽(展演)活動獲獎等情況,了解學生的藝術特長和優勢。
注意事項:校外學習不包括學生參加的社會盈利性藝術培訓機構或個體培訓者所組織的藝術培訓,而包括“參與校外美育實踐基地、社區、鄉村文化藝術活動,學習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欣賞高雅的文藝演出和展覽等”,其標準由各地各校自行認定,注意體現“實踐性、體驗性學習”。藝術特長限定為“參加校級及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展演)”展現出來的藝術特長。社會藝術考級、藝術競賽的等級名次證書等不能直接作為藝術特長測評的依據。
實行等級評價 納入成長檔案
測評方式:采取教師評定、統一測評、學生自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教師評定:主要完成基礎指標測評,由任課教師評定課程學習(25分)、課外活動(15分)。
統一測評:主要完成學業指標測評,各縣(市、區)教師進修學校負責組織音樂、美術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命題(50分),并于每年的4月份第一周將試卷報送市教科所審核。審核通過后由各縣(市、區)統一組織本縣(市、區)學生進行測評;市直學校由市教科所統一組織命題及測評。
學生自評:主要完成發展指標測評,評定內容為校外學習(10分)和藝術特長(10分),學生需填報本學年自主參加校外藝術學習、參與藝術實踐的情況,以及本人或作品參加校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藝術比賽(展演)獲獎情況,并提供相關印證材料(含校外藝術學習證明、觀演門票、學生觀摩日記或感想、獲獎證書等),學校組織教師統一審核、評定。
測評工作包含學校主導、縣(市、區)統籌與市級抽測。學校主導:各校于每學年上學期期末自行組織對全體學生進行測評。縣級統考:各縣(市、區)于每學年下學期組織對全體學生進行測評。市級抽測:市教育局于每年秋季組織對各縣(市、區)開展抽測。抽測時間:每年10—11月。抽測學校:原則上各縣(市、區)隨機抽測1所高中或1所中職、2所初中、2所小學(兼顧城鄉學校);市直學校原則上抽測學校數不少于50%。抽測年級:采取隨機抽取的形式確定。抽測學生:隨機抽取30名學生參加測評,如該年級學生不足30人,按實際人數全部參加測評。抽測方式:以筆試和面試形式現場抽測學生,重點抽測上一學年教學內容,并復核、查閱學校組織藝術素質測評的過程性材料。
測評總評以等級呈現:總分為110分,90分以上優秀為A級,75—89分良好為B級,60—74分合格為C級,60分以下不合格為D級。學校根據測評結果填寫《泉州市中小學生藝術學習評價匯總表》,做到測試科學、數據準確,并于每學期期末放假前做好分學科測評分析報告。同時,將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學生藝術素質成長檔案,學校還要將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學校年度藝術教育工作自評報告。各地要將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情況納入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藝術教育發展年度報告,并將其作為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記者 曾聰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