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泉州市區南俊新街一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家長帶著孩子來咨詢。
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近日印發通知,要求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對此,昨日記者采訪泉州市教育局教育民辦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通知文件省里還沒正式發文,還要做進一步部署。
據悉,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補課已經成為眾多中小學生的常態。盡管校外培訓費用不菲,通常1個課時就超百元,一套課程甚至上萬元,一些家長雖然不想送孩子到校外培訓機構補習,但看到左鄰右舍的孩子都趨之若鶩,也紛紛跟風報名。記者走訪泉州多家校外培訓機構,與家長溝通了解到,讓孩子“超前學”是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的普遍追求,因而成就了校外培訓機構市場風生水起。
【記者調查】
一上小學就培訓英語 高年級已教初中課程
“女兒班里好多同學都在培訓英語,上萬元的培訓費都是一次性交齊的。”
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李女士坦言,現在市區的小學生幾乎都有參加校外培訓班,除了常見的作文、書法課,英語和奧數也是培訓熱門。近來李女士發現家長群里很多家長都在討論英語培訓,線下面對面培訓和網上視頻學習都有,“感覺有去培訓的孩子口語會更好一些。”
記者以家長的身份來到市區一家培訓機構咨詢。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讓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主要就劍橋少兒英語的系列教材進行學習,“我們不僅會教孩子讀,還會讓他們能寫出句子來,也會適時教一些語法。”記者問及這樣對低年級的孩子難度會不會偏大,對方稱,要應對考試,就要從小開始打基礎。
工作人員表示,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會教授新概念英語,對語法、音標等做系統培訓,程度可以和初中銜接,“來我們這培訓過的,到初中學英語都很輕松。”
報名這樣的英語培訓,需要一次交清96次課程,每次2課時,費用近8000元。記者翻看該機構的咨詢登記表,里面登記的除了初中生,有不少還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過半同學都在培訓奧數
家長“跟風”為孩子報名
“發現孩子的同學有一半以上都在培訓奧數,我們這學期也打算學了。”
陳女士的女兒在市區一所市直小學讀三年級,她覺得女兒的數學屬于中上水平,老師教得也用心,但她逐漸發現很多學生從二年級就開始學奧數,而班里數學每次都考99分、100分的學生都有培訓奧數。為此,之前一直對奧數培訓不“感冒”的陳女士,也打算給女兒報名,“有時學校的數學試卷也有奧數附加題,沒學的孩子還真不太會做,雖然不算入總成績,但總覺得比別人差一點。”她還向其他家長了解到,一些奧數培訓班招生前會有摸底考試,根據孩子能力不同來分班教學。
記者咨詢一家培訓機構,工作人員介紹,該機構針對低年級的奧數培訓屬一對一教學,一次240元2課時,老師會根據學生掌握水平來教學,“基礎差的就先鞏固課堂知識,基礎好的就直接做奧數拓展訓練。”
工作人員還表示,讓孩子盡早學奧數,也可以培養他們的數學興趣,提升思維能力,“以后升學就不用太擔心了。”
“超綱培訓”文理有別
理科“超綱”程度明顯
“現在校外培訓機構很多,有的是為了強化學生應試技能的培訓班,如一些奧數、英語培訓班。” 市區一小學生家長劉先生表示,為了給孩子報一個合適的培訓班,他此前也花了很多時間了解和篩選合適的培訓機構。
劉先生透露,在校外培訓機構,語文等文科培訓還不至于過度“超綱教學”,但理科很明顯,“如小學一年級學生本該用邏輯推理做出來的題目,培訓機構卻提前教他們函數”。
他也了解到,有的機構會針對小升初等銜接班的孩子推出培訓課程,如個別民辦教育集團辦學同時還會開辦一些附屬培訓班,“學生在里面培訓之后,就可以憑借學生成績獲得一定的升學優勢。”
【即時快評】
整治校外培訓亂象需找準痛點
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而言,參加校外培訓吧,增加家庭經濟負擔不說,還會讓自己和孩子疲于奔命;不參加吧,孩子又可能因“獨善其身”而掉隊??梢院敛豢鋸埖卣f,家長及學子,受各種校外培訓引發的“軍備競賽”之苦久矣。此時,教育部等四部門對校外培訓、特別是校外培訓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說不,無疑有助于讓瘋狂的校外培訓回到正軌,減輕學生乃至家長參加校外培訓、拼命搶跑帶來的焦慮和壓力。
整治校外培訓亂象,不妨找準其痛點先下一劑猛藥,然后再逐步攻破。家長乃至學生最痛恨的一點,應該是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后到校外培訓機構講,并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這是教育部門一直嚴禁且要嚴懲的有償家教行為,但因其比較隱蔽、難以取證,加上學生及家長投鼠忌器,因此被查處的違規教師很少,也就沒能做到令行禁止。
教育部門可以從此入手,要求校外培訓機構對師資情況進行公示,切斷教師與校外培訓機構之間的利益聯系。同時,可以和社區合作,打掉那些隱藏在居民樓內的“小課桌”等非法培訓機構。俗話說,無利不起早。當教師無法通過校外培訓獲得利益,應該能夠促使教師做好學校教育本職工作,進而破解這一痛點。
?。蠄缶W)
【各方聲音】
家長:
依賴培訓被動學習
不如培養學習習慣
“現在孩子們升學競爭越來越大,很多人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你爭我趕’地帶著孩子參加培訓班,唯恐落于人后。”陳女士是一名初三學生家長,她女兒現在在市區一所重點中學就讀。
她說,女兒讀小學時熱愛舞蹈、繪畫等,所以除了報藝術培訓,沒有給她報過校外的學科培訓,更沒學習過奧數。而小學時因為經常參加比賽,英語課落下不少。以至于升到初中后英語幾乎是“零基礎”,但是女兒自學能力強,靠自己很快就趕超上去了。到初三年,女兒的總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陳女士認為,她身邊也有一些家長,從小學起就忙著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受益,有孩子還是趁上培訓課和同學扎堆玩耍,白費功夫。所以她認為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多思考,打好基礎,不要依賴通過培訓來被動學習。
學校:
規范培訓機構辦學
引導家長正確認識
泉州一中相關負責人表示,校外培訓機構的存在有一定客觀合理性,一些學生也有需求,問題的關鍵在于要如何規范經營辦學。
泉州市實驗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學階段的校外培訓多以托管、補差為主,中學的則多為培優。學校都是依綱教學,但是每個學生有個體差異,專項提升類的培訓機構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部分學生和家長需求。
在小學階段,低年級的學生參加校外培訓往往是技能學習,高年級的學生參加校外培訓則是為了升學。“如果違背孩子意愿,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這種培訓就會‘揠苗助長’,不僅加重孩子負擔,也加重家長經濟負擔。”該負責人認為,家長不要盲目地把孩子送去培訓,社會和相關管理部門也要積極倡導教育資源公平,這樣也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升學壓力。(記者 許奕梅 羅倩雯 王柏峰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