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化縣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大膽探索、迭代升級、全縣推行黨建引領跨鎮聯建工作機制,推動16個非城關鄉鎮劃分為3個片區抱團發展,走出了一條山區縣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發展路子,入選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激勵縣,在今年全省鄉村全面振興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
黨建引領“為本”
夯實組織保障
德化縣東部片區開展農村黨員“入黨月”集中培訓活動
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各方面,以區域化黨建將黨建要素和鄉村資源有效鏈接。
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安排3名黨員縣領導掛鉤聯系聯建工作,指導3大片區分別成立功能型黨委,召開聯建聯席會議22場次,累計協調解決聯建工作難題132個,以片區項目建設為紐帶,因地制宜建立跨鎮、跨村聯建黨組織127個,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組團式、區域化發展格局,將“組織力”轉化為“生產力”。
建強基層戰斗堡壘。針對德化“大城關”實際,探索建立全員坐班、駐城返村、輪值坐班3種服務管理模式,督促1100多名村干部“動起來、跑起來、干起來”。大力實施村級黨組織后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結合跨村聯建和村社共建等工作,推動128名村級干部跨村(社區)跟崗鍛煉,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戰斗力量。
建好黨員先鋒隊伍。充分運用進城黨群城市家園、“黨建+”鄰里中心等平臺,大力實行“片區化培訓”模式,推動片區開展“組織聯建、黨員聯動、理論聯學、活動聯辦”系列活動。首創農村黨員“入黨月”集中培訓機制,推動1.2萬名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有效提升基層黨員的理論水平、精神士氣和工作能力。
協同協作“為要”
抱團共贏發展
德化縣西南片區舉行黃花菜產業發展聯盟簽約儀式
堅持黨委統籌、支部帶動,依托優越的自然生態、獨特的山水風光和豐富的農產資源,支持片區協同協作、抱團發展,夯實鄉村內生發展動力。
匯聚“大招商”合力。建立片區聯合招商隊伍,定期組團走出去招商,變“單兵戰斗”為“集群作戰”,2023年簽約項目54個,總投資227.4億元、增長62.7%。為更好推動聯合招商工作,制定“飛地招商、利益分成型”制度,讓聯合招商鄉鎮共享財稅成果,切實提高聯合招商積極性。
做強“土特產”文章。創新鄉村資源整村預流轉機制,成立西南六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國企+鄉鎮+專業市場運營主體”模式,建設德化農優產品展銷中心,把黃花菜、茶油、生姜等德化特色農產品推向市場,大力推廣“德化農優”區域品牌,培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3個,獲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整體推進試點縣。
深化“農文旅”融合。圍繞東中西三條精品線布局旅游項目,支持片區聯合舉辦旅游節慶活動,培育國家A級旅游景區7個,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如東部片區制定實施旅游發展總體策劃,圍繞石牛山景區推進省級旅游度假區建設,建成大滑樂園、岱仙藝術人才中心等配套項目,助力石牛山景區高質量快速發展,2024年1-8月游客量、營收再創新高。
共建共享“為基”
增進民生福祉
德化縣西北片區“黨建+”鄰里中心開展愛心廚房活動
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鄉村公共服務體系,持續補齊民生短板、改善供給質量,讓人民群眾在跨鎮聯建中更有獲得感。
美化人居環境。以片區為單元,以鄉鎮為主體,組織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平均每年投入5000萬元,連續7年推廣“一清二整三美化”工作,創新城鄉環衛一體化,由縣屬國企統一開展生活垃圾處置、村容村貌整治等,獲評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建設“一縣一溪一特色”田園風光示范項目3個,打造鄉村振興風光帶、發展帶、示范帶。
優化民生服務。建強用好94個“黨建+”鄰里中心和288個鄰里服務站,持續完善鄰里中心6項基本服務功能,不斷滿足黨員群眾多元化需求。深化愛心幸福城建設,以片區鄉鎮巡回的方式,開展愛心廚房、愛心醫療、愛心理發、愛心電工等活動400多場次,服務群眾2.8萬人次,有效解決農村留守老人急難愁盼。
夯實基層治理。率先建立縣級綜治中心并實體化運行,大力推廣網格化管理服務“一張網”,推進鄰里中心、綜治中心、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融合共建試點,建立健全“七單”工作法,積極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連續五輪獲評全省第一批平安縣,不斷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