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的謝先生想取出過世母親的銀行存款,因不知密碼被要求做繼承公證,但N張奇葩證明讓他處處碰壁(詳見《安溪男子想取母親遺留存款 N張奇葩證明或需辦半年》)。昨日上午,相關銀行負責人與謝先生交涉,表示公證還是要做,但會與相關部門溝通,讓公證之路順利一些。
銀行將出面協調 讓謝先生少走彎路
因親屬關系證明開不出來走進死胡同,謝先生已有些灰心。昨天他打算直接與銀行方面溝通,看能不能不公證,用其他方式來證明他們五兄妹的繼承權。
昨日上午,謝先生分別來到安溪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和農業銀行安溪支行,得到的回復是必須通過公證程序才能取款。
“如果沒有公證,一旦遺漏繼承人可能會產生法律糾紛。”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也發生過類似謝先生的情況,有的市民最后通過公證拿到存款。對于謝先生在公證過程中遇到親屬關系證明受阻的問題,銀行會與司法部門和法院溝通,“看能不能通過其他的證明途徑來公證,讓謝先生少走彎路,盡快取出母親的存款。”
有人也有同樣遭遇 存款成了“死錢”
謝先生的經歷,現實中有不少人都曾遇到過,有人最后因證明無路而放棄,存款成了“死錢”。
家住市區的蘇阿姨就有相似的遭遇。2006年蘇阿姨的母親過世,在翻看母親遺物時發現一張5000元的定期存款單,但卻不知道密碼。
蘇阿姨到銀行試著輸入幾次密碼都不對,只能公證。公證也是要求證明蘇阿姨四兄妹與母親的關系,還有父母兩人的關系。而蘇阿姨的父親在1994年就過世,公證需要父親的履歷表,但已查不到檔案,這件事只能擱置。
三年前,蘇阿姨的大哥過世后,大哥的女兒又拿著存款單想去銀行取錢。這下公證程序更麻煩了,連外甥女與蘇阿姨大哥的父女關系也要證明,還要證明大哥沒有其他子女。
“一聽證明程序這么多就犯難了,辦證明最后也不順利,那張存款單就一直放著,錢取不出來。”蘇阿姨說。
“有的人說我傻,為了那點錢這么折騰自己,但這不是應該爭取的權益么?”謝先生說,作為老百姓也想按規辦事,但別因為“證明難”讓老百姓跑斷腿。(記者 許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