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安溪公路分局對亟須修復或改造的省道干線水泥路實施瀝青化改建,茶鄉公路干線上,越來越多舒適、美觀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取代了原先的水泥路面。
2012年9月,省道308線安溪茶都至南安侖蒼段“白改黑”工程正式實施,路段總里程10.2公里,總投資1億多元。這也是全市公路部門專養的首條省道“白改黑”改建工程。
省道307線是安溪縣實施“白改黑”工程以來的第三個施工項目。
該道路于2014年3月份開工建設的,總里程28.3公里,2015年春節前完成路面主體工程。預計6月份完成邊溝硬化整治、公路綠化、人行道等配套附屬工程。
目前,安溪縣已完成省道308線安溪茶都至南安侖蒼段,省道206線城區至龍門路段和省道206、307城區至湖頭路段“白改黑”路面改造,連同正在全力推進的省道308、206線城區過境路段(西二環)“白改黑”改建工程(2015年3月開工,預計7月完工),總長近70公里,投入資金總額達7.5億元。
記者近日驅車行駛在省道206、307線城區至湖頭段路上,發現新鋪就的瀝青路道路檔次明顯提升。
“城市道路‘白改黑’,是道路建設跟上城市發展步伐的需要。”安溪公路分局局長吳志火說。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存在較大震動與噪音、易產生裂縫、難以維修、吸熱性能差、光折射力強易產生視覺疲勞等缺陷,與城市發展時代性已不協調。綜合考慮安全、維護、美化等因素,安溪縣省道干線改造工程一步到位,把目光投向了“黑色”的瀝青混凝土路面。
據悉,該縣每一個省道“白改黑”工程都同步進行人行道、路燈、環衛設施、排水系統、綠化景觀改造和完善,并把當地豐厚的茶文化底蘊融入道路兩旁,形成別具一格的生態、人文、旅游、產業特征相融合公路景觀,大大優化宜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通訊員 蘇連錦 李清枝 記者 陳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