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童大年初二被鏡子玻璃刺破動脈,出血過多發(fā)生休克,后輾轉多家醫(yī)院,終于在廈門脫險。目前男童尚在住院治療。
安溪男童刺破動脈出血休克
小海(化名)家住安溪,今年9歲,平時就有些頑皮。2月20日(初二),小海收到長輩們送的厚厚的紅包,特別興奮,晚上他大力推開浴室門撞碎了鏡子,一塊“不長眼”的碎塊插入他稚嫩的右手腕,瞬間血流如注。
父母急忙找來繩子及毛巾為他包扎止血,但是血依舊如同小股噴泉一般向外涌,眨眼工夫就濕透了毛巾。家人將小海送到鎮(zhèn)上的醫(yī)院,醫(yī)生進行包扎止血等簡單處理后,建議立即轉院到廈門進行手術治療。
看著兒子右手腕依舊在流血,小海父母不惜冒著交通違章的風險,一路闖紅燈,開車由安溪狂奔至廈門。來到醫(yī)院,值班醫(yī)生的一句話讓小海父母十分緊張——小海屬于大動脈破裂,病情危重,醫(yī)院沒有條件緊急手術,建議立即轉院。
最終,小海經(jīng)過5次轉診,被送到了中山醫(yī)院急診部,此時已是大年初三凌晨5點,距離玻璃刺破動脈已經(jīng)整整過去7個小時了!家人心急如焚,苦求醫(yī)生一定要保住小海的命。
手術主刀醫(yī)生王煜介紹,入院時小海臉色和嘴唇都蒼白,意識已經(jīng)模糊,因為急性大量出血已處于早期休克狀態(tài),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小海受傷出血的是手部兩大供血大動脈之一的橈動脈,而且是不全斷裂,極其難以止血,手術難度很大。經(jīng)過兩個半小時的緊張手術,以及緊急吻合血管、輸血、補液等搶救處理,小海終于保住了性命。
目前,小海已經(jīng)清醒,傷口愈合順利,并已開始術后康復鍛煉,不久就能出院。“幸虧最后找對了醫(yī)院。”小海的父母說,今年春節(jié)收到最大的紅包,就是中山醫(yī)院醫(yī)生的“仁心仁術”。(記者 楚燕 通訊員 石青青)
鏈接
三種方法巧止血
小小的鏡子碎片竟然能使人大出血休克!一般來說,靜脈出血比較容易止血,而動脈受傷,出血會更嚴重。那么,動脈出血時該采取哪些措施有效止血?中山醫(yī)院急診部王煜副主任醫(yī)師介紹,主要有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止血帶急救止血法。四肢大動脈出血時,用止血帶止血。最好用較粗而有彈性的橡皮管進行止血。如果沒有橡皮管也可以用寬布帶。用止血帶時,首先在創(chuàng)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繃帶纏繞在皮膚上,然后將橡皮管拉長,緊緊纏繞在纏有毛巾或繃帶的肢體上,然后打結。
止血帶不應纏得太松或過緊,以血液不再流出為度。上肢受傷時縛在上臂,下肢受傷時纏在大腿,才會達到止血目的。縛止血帶的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小時,如需較長時間縛止血帶,則應每隔半小時松解止血帶半分鐘左右。在松解止血帶的同時,應壓住傷口,以免大量出血。
指壓止血法。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方(靠近心臟那一端),使血管被壓閉住,中斷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帶的部位,在緊急情況下,可暫用指壓止血法。
壓迫傷口止血法。如果傷勢嚴重,而身邊又無止血器材,可用隨手取得的任何東西,如清潔的手帕,撕下的衣物或直接用手壓住傷口止血,以爭取時間送醫(yī)院處理。(記者 楚燕 通訊員 石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