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晉江源頭的安溪縣桃舟鄉,近年來大力推進生態保護。這里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高達84.67%;這里茶林共生,保護和發展相得益彰,成為惠及群眾的“生態家園”。
茶林共生 花果飄香
在桃舟鄉桃舟村的桃山上,500多畝茶園間套種2萬多株各色樹種,有桂花、紫薇、香樟、桃、李等,形成了茶中有林、林中有果、果中有花的生態茶園。
基地主人陳樹全告訴記者,合作社從2009年開始發動社員套種林果樹,如今樹枝漸壯、花果飄香,為茶樹生長提供了更為生態的生長環境。
在桃舟鄉,茶農發揮才智,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態茶園。修建蓄水池、茶園道路,套種生態樹木,推行老茶園改造。打造綠色、生態、有機茶園,最大限度地保護茶園周邊自然環境,并進行循環種養,搭建小木屋群,建設公園式有機生態茶莊園。
生態良好的自然環境加上茶農的智慧才干,使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鐵觀音格外迷人。這幾年桃舟茶葉正以“氧吧茶”、“有機茶”、“放養茶”、“科技茶”的名氣吸引越來越多客商、品茶人和專家學者的關注與青睞。市場的認可,也讓茶葉的價格一路攀升。
保護發展 物阜民豐
隨著桃舟鄉生態優美、空氣清新被人們熟知后,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里觀光旅游。他們驚奇地發現,這里不僅有鐵觀音這一“寶”,還有很多鄉土風味的山珍和農家菜。
這天,桃源有機茶場又迎來一撥慕名而來的游客,他們是從百公里外的泉州市區自駕游的,茶場工作人員特地準備了富有農家特色的午餐。平日里在有機茶園中放養的山羊、自己尋食的雞鴨、茶場沼澤開辟出來的菜園里種植的各色有機蔬菜以及員工從山林里撿來的紅菇、野蘑菇都成了美味佳肴,讓游客們大呼過癮,走時還要順便捎些回去。
除了這些家養的雞鴨和農家蔬菜,現在桃舟人從山林中收獲頗豐:利用滿山的竹林,春天挖竹筍,夏季編斗笠;利用茂密的原始森林,在林下種植金線蓮,培育菌類、蘑菇;利用茶園里套種大苗觀賞類苗木,經濟收入喜人。吾培村的村民在房前屋后種植“活化石”紅豆杉,取得生態價值和醫用價值更是難以估算。
保護和發展并無沖突。桃舟鄉黨委書記楊進寶告訴記者,現在鄉里正規劃利用生態資源打造“原鄉驛站”特色品牌。籌劃推出達新村水緣人家、吾培村高山水鄉人家、下個村山水人家、棠棣村云霧人家、康隨村稻香人家、蓮山村茶香人家、南坑村梯田人家……形成多彩鄉村旅游發展環線,促農增收。
全民共享 鄉風和諧
位于桃舟鄉政府旁的雙溪坂舟島休閑公園是鄉政府投入450萬元修建的,這個船形的公園集養老、休閑、健身為一體,如今已成為桃舟群眾茶余飯后愛去的地方。
每天晚上,100多名中老年婦女們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鄰近的茶農在農閑時節,放下農具,帶著小孩散步、游玩,其樂融融。
作為桃舟鄉最大的民生工程,舟島處處可見生態保護帶來的好處。前幾年,利用家園整治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桃舟鄉新建了污水處理廠和垃圾中轉站。鎮區及周邊村的生活污水全部集中處理,流經舟島的溪水清澈見底,人魚和諧。
為了鄉村生態和諧安寧,桃舟鄉可謂人人行動起來。在晉江源,派出所和群眾組成巡防隊伍,守護源頭生態不被人蓄意破壞;在高山上,人們精心呵護原有和新種的每一棵樹木;在小溪旁,人們共同立下誓言,不捕、不炸、不抓溪中的小魚……人們用自覺行動共同守護和諧美好的家園。(記者 羅劍生 通訊員 林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