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連日常生活簡樸,對待需要助學的貧困學子卻十分大方。
收獲簡易樸素的感謝
雖然早就知道李雙連是一名殘疾人,但是初次見面還是讓記者頗為震驚,他的整個身軀從頭到腳彎成S形,難以想象清瘦矮小的他連續14年承擔起資助貧困學子的重擔。
當記者問起飽受非議的14年捐資助學的動力何在時?李雙連一步步挪著他的S形身軀慢慢地靠近柜子前,小心翼翼地從抽屜里拿出一沓沓折疊整齊卻又略顯陳舊的信封,笑著說:“14年來學生寄來的感謝信,我都好好收著。”抽屜里珍藏著受資助學生寫來的300余封信件,他愛人鄭女士說:“老伴很害怕這些感謝信遺失了,平常這個裝信件的抽屜不會被輕易打開。”
“春雨綿綿,微風柔柔,是誰無私灑下溫柔的愛滋潤干涸的心田,又是誰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無私的關愛,是您李雙連先生。”歪歪斜斜的字形和略顯稚嫩的語句,是孩子們對李雙連無盡的感激。
每當收到學生們的信時,李雙連總要給他們打個電話,問問近況。李雙連說,這些信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動力,讓他能快樂做公益。他做的一切,家里都很支持。愛人鄭女士說,她知道丈夫受過的苦,很理解他的心情。
殘疾人本是需要得到更多人的援助,而李雙連不但自食其力,還心懷大愛,傾力幫助別人。李雙連用他那行動蹣跚的雙腿,走出了一串串不平凡的足跡,書寫了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記者 陳森森/文 陳曉東/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