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從趕到本報的助學活動現場發助學金 (資料照片)
學騎摩托車 第一時間上門資助
只要得知學子們獲獎或高考取得佳績,陳云從都興奮不已,一心想著第一時間為他們送去獎勵。去年4月,安溪三個學子參加化學競賽獲得佳績,看到報道后,陳云從一夜無眠,第二天趕緊找人借來2000元,交到學子手上。
為了能更快地為學子送去助學金,50多歲時,陳云從開始學騎摩托車。找不到學子的家庭地址時,他就把錢送到教育局或報社,讓其轉交給學子。
有時,因為需要幫助的學子家比較遠,他一大早就去搭車。為了節省開支,他都是自己帶上米飯和地瓜。“有時他出去助學回來得晚,到下午三四點才吃午餐。”陳云從的妻子郭淑明說。
為攢更多錢 退休后開店種茶
采訪中,記者發現陳云從家中有不少老物件。30年前購買的風扇還在用,轉動時咔咔作響;一臺17寸電視機,是2000年購買的;在他家中,還保留著用柴火做飯的灶臺。
“他對自己的吃穿很隨便,衣服、鞋子已破了好幾個洞,還是舍不得扔掉。”郭淑明的話語間透露著心疼。她說,老伴一件中山裝已穿了30多年,夜里看電視時也總關上電燈。在老伴看來,該節省的一分錢也要節省,該花的一萬元都要花。為了攢更多的錢來資助學子,老伴退休后開了10余年的雜貨鋪,還種植了3畝多的茶園,雙手因此結滿老繭。
陳云從的善舉獲得了眾人的贊許。2010年,安溪東溪中學邀請他到學校演講;從2007年至今,每年春節,泉州七中的領導班子都會登門拜訪。“他總是追著給別人發獎學金和助學金,是名符其實的熱心人!”安溪一中校長傅鴻彬這樣評價道。(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陳小娜 實習生 陳雅君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