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們期待,有人能在暑假教他們唱歌跳舞
努力:
湊出一臺文藝晚會,燃起孩子的熱情
陳阿伯說的晚會,是兒童節前夕,新嶺小學辦的一場“轟動的、前所未有的”文藝表演。
晚會是朱震江提議辦的。朱震江說,之所以提出湊一臺晚會,是一件小事戳中了他的心。
原來,學校有一個小男孩經常獨自在教室午睡,朱震江發現男孩的鞋破了,于是想拿50元錢給他去買鞋。結果,男孩一點都不高興,不要錢,什么話都不說。朱震江很納悶,決定一探究竟。他跟著男孩回家,才發現男孩是一名留守兒童,跟著奶奶住,就是不愛說話。
朱震江覺得,孩子們這么封閉,跟留守環境關系很大。在家里,年邁的爺爺奶奶不知道孩子的想法。學校的教學條件又簡陋,孩子們沒有機會接觸新事物。
“童年時接觸音樂、繪畫和體育,你的人生會美妙很多”,朱震江說,這些孩子沒有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失去了童年該有的快樂,也和城里的孩子們拉開了距離。
朱震江想讓孩子們開心起來,才下決心辦這次演出。從準備晚會開始,朱震江就跟校長商量好,盡量讓每個孩子都參加,跳舞、唱歌、魔術、相聲,盡可能調動孩子們的熱情。
那場晚會的效果很好。這兩周,孩子們好像突然愛上了唱歌跳舞,經常中午跑到音樂教室,放著音樂,一起跳晚會上的舞蹈。孩子們還經常圍住朱震江問,“什么時候再辦晚會?”
期待:
暑假能學唱歌跳舞,孩子們都很期盼
辦個暑假興趣班,孩子們愿意嗎?朱震江覺得,這事得問問孩子們的意見。
趁著下課時間,朱震江問了不少孩子,答案讓他詫異。
“爸爸媽媽陪我玩?他們都要上班,沒時間陪我。在那里,我一個朋友也沒有?!?2歲的婉君說,她前幾年暑假都去東莞找過父母,今年再不想去了。
“我暈車,坐車還要花很多錢,也不好玩……”五年級的金惠也說今年不想出去找父母了。大部分孩子都說,沒有父母陪伴,村里又沒啥好玩的,每年暑假都無聊極了。
“可能有一半的孩子,還是會離開老家,去和父母過暑假,另外一半則會留在村里?!毙聨X小學的馮校長說,給留下的幾十名孩子講些新知識,培養一些文藝潛力,陪他們做做游戲,確實是孩子們最期盼的事。這樣一來,還能幫老人們管一管孩子們,防止他們亂跑。
誰來教呢?小學的老師大多上了年紀,也沒有唱歌、跳舞等文藝特長,而且放暑假也都要回家。
村干部們說,村里沒有多余的經費請專業老師,征集志愿者老師進村可能是最好的辦法。
歡迎:
帶著愛心進村支教,新嶺村食宿全包
眼看著暑假快到了,朱震江現在有點著急。辦興趣班容易,可從哪里請志愿者老師?
海都報開啟“駐村書記的心頭事”系列報道后,朱震江也給我們打來電話,說起了他的心頭事:請外面的志愿者,幫忙給孩子們辦一個暑期興趣班。
“我可以教孩子們打球、做游戲,但是唱歌跳舞,真不擅長?!敝煺鸾苡泻⒆泳?,在家里也很愛跟三歲的女兒玩鬧。他覺得,在玩樂中能教育孩子。
朱震江還有不少任務,除了爭取資金,加寬、修補破損的進村公路,還要給三個自然村修路。村里的老人多,他還準備添置老年活動室和醫療衛生所。他還計劃來年在村里搞個生產項目。
來暑假班的不必是專業老師。朱震江覺得,只要有熱情和愛心,愿意陪伴這群孩子過暑假,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球什么的,甚至學一些城里孩子會的折紙、游戲,就很滿足了。
“只要有人愿意進村支教,吃住沒問題。”朱震江說,暑假班就在學校辦,有宿舍和食堂,能給支教老師提供食宿。他希望能有大學生,或者一些有愛心的老師,來給孩子們打開求知的窗口。
【蹲點日記】
就一兩支舞蹈 他們百跳不厭
那場六一晚會,記者有幸參加。
那天一直下著雨,直到晚上7點多,操場的小舞臺才拉開序幕。細雨中,早早趕來的老人們,有的撐傘站著看,有的坐在教學樓的走廊上看。鼓樂表演、相聲、手語、舞蹈、朗誦,一個接著一個。
主持人的普通話不標準,跳舞也蠻凌亂。在我們看來,演出有些潦草,比不上城里幼兒園的水平,但這卻也讓老師們開了眼界。因為,這些孩子從沒上過興趣班,這些節目排演不到一個月。
“村里還從來沒這么熱鬧過呀?!迸_下的老人們這么聊著。
后來,我們才知道,為了學這些舞蹈,學校專門從華安縣請來一名廣場舞阿姨教。全校239個孩子,用一星期的課余時間,學會這兩支廣場舞。
和孩子們接觸的第一天,我們也覺得很難融入他們的世界,孩子們總是躲著,不愿跟我們聊天。第二天中午,我們在學校的音樂教室放音樂,立馬引來一群孩子。伴著音樂,他們毫不羞澀地跳起舞來,揮手跺腳。跟的節拍是《大家一起來》。
跳了好幾遍,我們關了音樂,結果孩子們央求:“我們再跳一次吧?!?/P>
似乎被音樂點燃了熱情。四年級的凱欣說,她從沒學過舞蹈,第一次跳就喜歡上了。五年級的思雅倒是學過跳舞,那是她跟父母到廣州念幼兒園時學的,但現在早記不清怎么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