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6日訊 五月,對安溪茶農來說,是新一季鐵觀音豐收的季節。每年這個時節,新茶吐綠,茶農采茶忙。春茶的陸續上市,迎來了一年中茶都最熱鬧繁忙的時刻。難得有來福建安溪采風,來得好不如來得巧,記者有幸目睹“中國茶鄉”的風采。
“中國茶都”是福建安溪眾多響亮名片之一
5月6日上午,采風組一行來到安溪中國茶都茶葉交易大廳。諾大的交易現場熙熙攘攘,擠滿了人。除了本地茶農外,還有從五湖四海到這兒來選茶的茶商以及想嘗鮮春茶的游客。茶農們忙碌的一天從清晨5點多開始。茶農們早早地趕來交易大廳,生怕晚了占不到攤位。
從4月下旬開始,茶農們開始準備茶葉采摘工作。這天,家住湖頭鎮的許老伯起了個大早,到交易大廳占攤位。天氣是影響采青的重要因素。“五月的天氣多變,時晴時雨,但茶農們也不敢絲毫怠慢。”許老伯手捧一把自己制好的茶葉說,“今年的茶葉長得都不錯,要是天氣能轉好的話,今年春茶的品質還是很不錯的。”
種茶賣茶十多年,許老伯經驗豐富。盡管年紀漸長,老人家仍不愿意閑下來。他說,自家有個小茶園,不想土地空出來。當天,他帶來了今年剛采摘的第一茬茶葉,希望賣個好價錢。
作為老茶農,許老伯對交易大廳很熟悉。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交易大廳一直在變化。“比如說,以前這里的茶葉交易都是現金交易,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現在都用刷卡了,給我們茶農帶來很大方便。”許老伯說。為了方便茶農、茶商進行茶葉交易,減少現金結算風險,安溪縣茶都管委會與安溪縣人民銀行、安溪縣農村信用合作社合作,聯合在茶都茶葉交易市場推出“卡對卡”刷卡結算業務,刷卡結算免收手續費,為茶農、茶商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交易環境。
已接近中午時分,交易大廳仍有許多茶農等待交易
據悉,中國茶都建有三個茶葉交易大廳,共3000多個交易攤位。此外,中國茶都還建有接待中心、服務中心、茶葉質量檢測中心、價格指導服務中心、網上交易中心、茶文化博覽館以及客運、酒店、物流等配套設施。齊全的配套和心措施,讓茶農茶商們也體驗到交易的安全便捷,推動了交易市場的繁榮。
2013年,茶都市場的毛茶交易大廳全年交易1.51萬噸,比上年增長41.68%,整個茶都市場交易量達到2.1萬噸,比上年增長10.5%;交易額22億元,比上年增長7.3%。多年的發展奠定了安溪鐵觀音的地位,她已然成為全國最大的烏龍茶集散地。每年有近2萬多噸的茶葉從安溪茶葉批發市場流通到全國各地,同時也吸引了上百家縣以外的全國各大各大茶葉主產區的茶葉企業入駐經營。2012年4月,安溪全國茶葉批發市場入圍“2011年度全國茶葉批發市場10強”,位列第二。
十年來,中國茶都先后獲得國家農業部 “定點市場”、商務部 “雙百市場工程”農產品批發市場、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的“全國重點茶市”、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評定委員會授予的“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等稱譽, 2007年通過了國家“綠色市場”認證,2012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全國誠信示范市場”。(陳文靜 王金淼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