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社區的‘醫養直通車’機制是真方便,在現在這種疫情防控時刻,真是替我們居民解決了不少急難愁盼的醫療問題。”在安溪縣鳳城鎮城東社區,提起“醫養直通車”暖心服務機制,居民們都表示贊賞,紛紛覺得能夠住在城東社區而感到幸福。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群眾就醫、用藥等需求短期內相對集中。連日來,城東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將居民“用藥”當成心頭第一“要事”,創新建立“醫養直通車”機制,通過打造一個藥房、設置一個共享藥箱、引進一套自助智慧醫療終端等“三個一”形式,讓居民享受到優質、專業、就近、便捷的醫療服務。
開展社企共建 打造24小時愛心藥房
“多虧我們社區鄰里中心有24小時愛心藥房,我到小區‘家門口’就能夠拿到退燒藥,不然小孩子半夜發燒只好送到醫院去就診,那可太麻煩了,現在有鄰里中心,真是太方便了!”城東社區水晶城小區居民謝女士激動地說道。
據悉,城東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探索社企黨建共建模式,通過黨支部簽訂共建協議,由社區出讓場地給企業入駐打造24小時愛心藥房,提供專業醫療服務。同時,企業引進名醫坐診,為居民提供門診看病、用藥咨詢、針灸理療等專業服務。社區通過場地出租換取居財收入,實現運營、增收、商家三方共贏。
加強睦鄰協作 設置“共享藥箱”
“誰家有多的藥品?我家現在急需布洛芬2顆、抗原2支,請鄰居們幫幫忙”,家住城東社區錦繡家園的陳先生在鄰里社群里發布了一條求助信息。過一會,群里的鄰居們便紛紛響應,將家中預備充足的藥品、醫用品免費分享到鄰里中心的“共享藥箱”,網格員小王馬上行動起來,聯系陳先生后,認真清點所需藥品并通過無接觸方式將藥品送達陳先生家。“用完藥后,我感覺開始慢慢地退燒了,非常感謝鄰居們!你們的愛心之舉幫解了燃眉之急!”陳先生在微信群里說道。
陳先生的用藥經歷是城東社區“黨建+”鄰里中心設置“共享藥箱”的一個縮影。城東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在了解到近段時間居民用藥需求迅速增長后,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在鄰里中心24小時愛心藥房內設置“共享藥箱”,并通過各個小區微信群向居民群眾倡議,廣泛募集家中多余的藥品、體溫計、抗原試劑、酒精等防疫物資,將其分享給有需要的其他居民,讓有限的防疫物資發揮最大效能。此舉措不僅增強了鄰里之間的情感,打破了城市小區陌生人社會的局面,也匯聚起同心協力、齊心抗疫的磅礴力量。
突出便民快捷 引進自助智慧醫療終端
“這臺‘鄰里自助云醫生’太方便了,本來感冒要去醫院問診看病,現在我來到鄰里中心也能在線上享受到同醫院門診一樣的服務,而且旁邊還有藥房可以直接取藥,太方便我們群眾啦!”居民王奶奶開心地對“鄰里自助云醫生”自助終端豎起大拇指。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群眾醫療需求激增,使醫院的衛生服務資源供不應求。為方便群眾就地、就近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城東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引進“鄰里自助云醫生”“自助主藥膳售賣機”等自助智慧終端,為群眾提供藥膳售賣、中藥代煎、線上問診等醫療衛生服務。
“下一步,安溪縣將緊扣群眾急難愁盼特別是就醫需求,深化‘黨建+’鄰里中心建設、黨建引領微網格精細化治理、社區小區物業黨建聯建、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等機制,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力量,用好微網格‘幫幫團’,聚焦‘一老一幼’、殘疾人及居家治療人員等特殊群體,細化服務職責、明確服務重點、健全服務機制,主動幫助解決困難問題,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讓群眾輕微病在網格內救治、生活物資在網格內保障。”安溪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陳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