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村里上個月的收支明細出來了……”日前,安溪縣虎邱鎮芳亭村茶農林培福一邊查看村級財務收支情況,一邊和鄰居們討論著。
村里收支明細怎么樣?村級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如何?惠農補助資金是否按時到位?……現在,安溪群眾只要動動手指,看看手機,就能查詢村里的每一筆財務收支情況,了解上級相關支農惠農政策,還能線上舉報村里黨員干部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
針對農村外出人口多、流動性大,且很多村民不清楚村中事務的情況,該縣紀委監委充分引入“互聯網+”,把督促建好微信群作為“靶向”監督的重點,建立覆蓋到每家每戶的“靶向”監督群,推動每月村級財務收支原原本本、逐筆逐項“裸示”群公開、村級“三重一大”事項全過程群公開、涉民利益事項即時性群公開,真正把“小微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打通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每項開支都有發票圖片,花什么錢、花多少錢?誰經手驗收、誰審核審批,村民在手機上一點便知。”官橋鎮駟嶺村黨支部書記林淮昌介紹,“靶向”監督群既讓群眾看得到、看得懂,也有效地約束了村干部的行為。
這是安溪縣紀委監委監督“小微權力”的一個縮影。經過2019年、2020年兩批次的試行,從今年3月份起,該縣紀委監委將微信群裸示公開機制推廣至全縣483個村(社區),通過將“小微權力”曬在陽光下,讓群眾心中都有一本“明白賬”,強化對權力的監督。
“靶向”監督,一方面推動完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提升服務水平。“一站式”現場辦公就是安溪縣紀委監委通過“靶向”監督督促推動的一項工作。
日常監督中發現,個別村干部存在冷硬橫推、消極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為此,安溪縣紀委監委督促村級推行“一站式”現場辦公,每周固定安排兩個半天時間,由鎮掛鉤領導、駐村干部牽頭,鄉鎮紀委派員現場監督,“一站式”受理群眾訴求和解決服務事項。
“一站式”辦公既提高了服務群眾的效率,過去一些群眾反映村干部辦事拖拉的問題也明顯減少。“以前找村干部辦事,跑腿不說,有時還找不到人。自從村級事務集中辦公中心運行后,找村干部就一找一個準。”金谷鎮河山村村民林祥德感慨道。
“過去那種村干部說了算的做事方式,再也行不通了。從‘一言堂’變成‘群英會’,這樣的民主決策讓村民有了更多的發言權、參與權和決策權。做事公道了,干群和諧了,干事也更有激情了。”村級組織“靶向”監督推行兩年多來,龍門鎮洋坑村主任陳小福明顯感受到了“小微權力”公開在陽光下運行帶來的變化。
“在不斷織密基層‘小微權力’監督網的過程中,村干部遵規守紀意識明顯增強,受到的監督和約束也更具體、更常態、更管用。”據安溪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通過“靶向”監督,把村級事務管理“裸曬”出來,有效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不僅激活了村級監督的“末梢神經”,更實現了村級監督從“單打獨斗”到“攥指成拳”的轉變。(張曉斌 張錦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