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大師”和“名匠”。劉伯怡 攝
歷時半年之久的第二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落下帷幕,于20日在安溪舉行頒獎儀式。安溪舉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金龍、安溪牧云山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協宗2位“安溪鐵觀音大師”和8位“安溪鐵觀音名匠”共同登上大師這個榮耀的舞臺,2名大師分別獲獎100萬元大師工作研究經費,8位名匠分別獲獎5萬元名匠工作研究經費。
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推動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助力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從2017年開始,安溪縣人民政府與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聯合舉辦“茶者匠心·國飲飄香”安溪鐵觀音大師賽,今年成功舉辦第二屆。在第一屆賽制的基礎上新增了茶園管理評比,賽程更加合理,賽制更加規范,實現從數萬俯身田間地頭的茶農中,萬里挑一選拔打造安溪茶界的大師名匠。
2名大師分別獲獎100萬元大師工作研究經費 劉伯怡 攝
“很榮幸能夠獲得‘安溪鐵觀音大師’這個稱號,感謝安溪縣委縣政府對茶產業發展戰略和人才培育出臺的諸多優惠政策,給我們茶農創造了研究交流的平臺和展示提升的機會。”劉金龍坦言,深感責任重大,將弘揚工匠精神,為安溪鐵觀音百年基業長青,為中國茶文化傳播傳承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劉金龍表示,將把100萬元用于發展茶葉,進一步開展茶山的生態管理研究。同時,成立科教實驗基地、建立工作室,開設大講堂、開展培訓活動,為茶農、企業員工、合作社社員講授從茶園管理到制茶、評茶等方面技術,力爭每年都培養一批高技能徒弟,助推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我12歲就跟隨父親學制茶,對安溪鐵觀音有著特別深厚的情感。安溪鐵觀音這棵偉大的神樹就像我的‘再生父母’,她給予我所有的一切。”劉協宗表示,今后將秉承“敬畏天地,感恩自然”之心,團結和幫助更多的年輕人走上愛茶呵護茶的道路,攜手更多茶人,共創安溪、中國茶業的新輝煌。
對于100萬元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劉協宗心中早有打算。他將把100萬元用于建立大師工作室,在茶學高等院校和各中小學校開展各種茶業主題活動或教授指導學生課外實習,開設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傳習所,收徒授藝,為茶產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安溪鐵觀音大師服務隊授旗儀式 劉伯怡 攝
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希望,各位大師和名匠珍惜榮譽、嚴把質量、寧缺毋濫、樹立典范、薪火相傳,不斷提升安溪鐵觀音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各級各部門尤其是廣大茶人要放大大師賽乘數效應,內煉品質、外樹形象,打響品牌、拓展市場,推動安溪茶產業領跑全國百茶,在鄉村振興和高質量趕超進程中,書寫新時代嶄新篇章。”
為充分發揮大師賽的后續效應,引導安溪鐵觀音大師和名匠更好服務安溪茶鄉,推動安溪茶產業永續發展、科學發展,安溪著力組建4個安溪鐵觀音大師服務隊,并在當日授隊旗。服務隊由第一屆和第二屆4名安溪鐵觀音大師、15名匠組成。每隊由1名大師帶隊,掛鉤部分茶葉主產鄉鎮及縣茶葉協會縣外分會,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服務安溪茶產業發展。
此外,為深化推進茶業持續發展,安溪縣委、縣政府今年開展茶葉產區茶園的分級管理,并評選、推介一批產茶名山,樹立名山名茶典范,引領產業發展導向,推動產業“二次騰飛”。當天,專家評選組發布安溪縣首批名茶山榜單。
當日,安溪縣政府還與福建農林大學簽訂共建安溪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協同創新中心項目協議;同時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續簽茶葉科技示范縣共建協議,圍繞安溪縣茶產業發展現狀,與安溪開展茶業科技合作,共同在安溪縣建設茶葉科技示范縣,共同推進安溪縣茶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記者 潘賢利 通訊員 林清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