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標志碑在安溪中國茶博匯會展中心落成。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標志碑
2014年5月29日,農業部公布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為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一,并于2014年6月12日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授予安溪縣“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牌匾。千百年來,安溪茶農在長期實踐中,發明出“三大階段十道工序”的傳統制茶技藝,被茶業界譽為“最高超、最精湛、最獨特的制茶技藝”。
這一技藝已于2008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認定公布后,安溪縣按照農業部通知要求在縣內主要節點選址設立永久性標志碑,由安溪茶校退休教師林瑞溫設計,茶博匯投資有限公司代建、代管。
標志碑立于中國茶博匯會展中心入口處,主體建筑結構為雙面,呈橢圓形狀,采用高2.5米、寬3米的整塊天然花崗巖經精心打磨雕琢而成,標志碑安放在三個臺階框型底座上,混凝土基座右邊安裝高5米景觀柱。標志碑正面上方鐫刻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標識,“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二○一四年五月”字樣,并鐫刻有搖青、包揉等制茶工藝圖案;景觀柱上面鐫刻“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幾個大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安溪縣力爭把“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列入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保護和宣傳安溪鐵觀音物種、種植和加工技術,帶動遺產地農民就業增收。目前,這項工作進展順利,已向中科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咨詢有關事項,尋求技術支撐。 (章桂林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