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22日訊 2014年的金秋十月,中國產茶第一重鎮安溪成功舉辦了第五屆中國茶都安溪國際茶業博覽會。在“展會經濟+專業市場+電子商務”三位一體的新展會模式的思路引領下,這場文化味頗為濃郁的茶博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也幾乎被這場茶界盛世占據了。
茶博會期間,安溪縣與中國林業產權交易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建設中國茶葉交易中心
每一屆的安溪國際茶博會較上一屆有著質的飛越。10月10日~13日的第五屆安溪國際茶博會不僅揭開了安溪秋茶全面上市的序幕,展會效應仍在持續升溫,助力安溪唱響中國茶的中國夢。
安溪茶博會成業界標桿
展會收效多項紀錄翻番
10月10日~13日,第五屆中國茶都安溪國際茶業博覽會完美收官。據介紹,本屆茶博會以“中國茶·中國夢”為主題,開創“展會經濟+專業市場+電子商務”三位一體新展會模式。共設兩大展廳、1400個展位,創省內同類型展會數量之最。其中,知名品牌參展率超過60%,是首個移動互聯O2O模式的高規格展會,7大茶類、茶配套、茶業人才等多個涉茶產業的高端對接,還融入了美食、旅游等特色茶文化體驗項目……
安溪縣縣委書記朱團能在開幕式上致辭時就介紹,安溪國際茶博會已實現由專業展會向綜合展會、區域性展會向國際化展會、政府辦展向市場辦展的華麗轉身,架起世界茶人大聯誼、大交流、大合作橋梁紐帶。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安溪茶博會觀展人數已突破10萬人,比增4.5萬人次,接近去年2倍,同時,專業采購商數也較第四屆翻了2倍之多,現場成交金額1576萬元,更是去年的4倍,不計算展會閉幕后的館外交易額,僅意向訂單就多達4200多萬元。
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張家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期以來,安溪縣持之以恒發展茶產業,在品質管控、基地建設、品牌培育、創新拓展等方面先行先試、銳意改革,為閩茶繁榮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安溪國際茶博會是海峽兩岸和各產茶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富有專業性、文化性、國際性的知名展會。希望海內外各界朋友依托茶博會平臺,增進友誼,對接項目,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國際范兒的“茶林大會”
最前沿的茶企展示平臺
據了解,今年安溪茶展除了安徽黃山茶葉流通協會展區、福建水仙聯盟協會展區、德化名瓷展區、福建機械包裝行業協會等50個行業協會聯合參展外,境外展區也品種豐富,精彩紛呈,涵括了馬來西亞精品展區、韓國特色展品及來自寶島臺灣的高山茶、茶配套、茶文化及精致茶點品項,更有臺灣御山茶業、臺灣松霖食品、臺灣梅山制茶、臺北鶯歌大中華雕塑陶藝品、和平鄉農會等眾多知名企業傾情加盟本次展會。此外,更是吸引大批各地游客及海外友人共襄盛舉,展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化展會。
展會上迎來世界各地的觀展商
云南大益集團今年已是第3年參與展會了,特裝館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普洱茶產品。該集團福建區域負責人羅榮告訴記者:“安溪國際茶博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分享和交流的平臺,雖然安溪是烏龍茶的主產地,但茶是一家,泉州也是全國茶葉消費量較大的一個市場,我們相信通過產品結構的不斷豐富化,和這幾年在安溪茶展上的展示,可以不斷擴大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沒想到效果這么好。”臺灣嘉義縣農會中國總代理林佑竹也笑著說,雖說這次來是為了推廣高山茶,不以銷售為目的,但沒想到“安溪人這么給力,賣的比預想的要好。”深圳市祥天瑞貿易有限公司更是缽滿盆滿,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治中告訴記者,經過初步洽談,已有臺灣、福建和廣東的部分客戶有意向做公司的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