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5日訊 在這個秋茶飄香的季節里,中國產茶第一重鎮安溪再次唱響茶鄉中國夢。10月10~13日,第五屆中國茶都安溪國際茶業博覽會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主辦,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農業廳、福建農林大學、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中國地市報研究會協辦,安溪縣人民政府承辦。
文化
構筑中國最具影響力茶展
這已經是安溪第5年舉辦國際茶展,每一年都有新的創新和突破。本屆安溪茶博會共有展位1400個,參展企業400家。其中,茶葉專業展區261家,中國臺灣及境外105個展位,特裝企業展位683個,標攤企業展位322個;7大茶種精裝參展,12家百強茶企精彩亮相,著名商標、中華老字號等知名品牌參展率超過60%,采購商團更具規模化、國際化,境外展區品種豐富、各具特色。
據了解,本屆茶博會采用了“展會經濟+專業市場+電子商務”三位一體的新展會模式,1400個展位創省內同類型展會數量之最,并且是首個移動互聯O2O模式的高規格展會,不僅有7大茶類、茶配套、茶業人才等多個涉茶產業的高端對接,同時融入美食、旅游等特色茶文化體驗項目……茶葉全產業鏈展覽展銷,為期4天的活動亮點精彩紛呈。
安溪縣委朱團能在本屆茶博會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本屆茶博會以‘中國茶·中國夢’為主題,主動呼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積極對接省市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先行區,對促進各產茶區融合匯聚、拓寬業界經貿合作空間、擴大海絲多元文化交流、提升中國茶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深度
掀起茶配套和自媒體狂潮
在第五屆安溪國際茶博會期間,有兩大專業年會最為引人關注。
10月10日下午,中國茶業自媒體高峰論壇在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舉行,來自全國300多名茶行業自媒體人士齊聚一堂。八馬茶業的萬暉榮先生吹起茶人自媒體號角,分享了《OOXX時代的茶人自媒體》,而清華大學互聯網金融實驗室研究院、安溪茶文化推廣中心副主任沈廣則分享了《安溪鐵觀音大數據營銷之道》。10月11日上午,中國茶業自媒體聯盟籌備大會也在安溪召開,30多家聯合發起人共商中國茶業自媒體聯盟的精彩未來,這也或將成為中國茶產業發展顛覆性的變革。
11日下午,由中國茶葉學會主辦的全國茶葉機械標準化專題研討會,同樣在安溪茶學院學術報告廳召開,交流茶葉機械研究成果,推動茶機生產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加快茶機產業升級,促進茶產業裝備水平提升。
目前,安溪已成為全國茶配套商品最大、最重要的生產區和聚集區。1600畝的中國茶博匯吸引了一批有實力、帶動性強的茶葉加工、茶葉包裝、茶機具、茶食品、茶文化、茶科研產品等涉茶企業入駐,通過一站式國際茶業交易中心,把安溪打造成為一個綜合性的、輻射全國的茶葉及涉茶產品展示交易平臺與集散基地。
啟航
建設中國茶葉交易中心
在第五屆安溪國際茶博會的開幕式上,安溪縣政府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安溪縣與中國林業產權交易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建設中國茶葉交易中心,啟動交易中心籌備工作。合作方中林所,是國家林業局聯合北京市政府共建的全國唯一國家級林業資源與要素綜合性交易服務機構,年交易額約50億元。
中國茶都安溪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豐富的森林資源和便利的交通區位,是國家級生態縣、國家級園林縣城、中國茶產業發展示范縣,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素有“茶樹良種寶庫”之美譽。全縣現有茶園面積60萬畝,茶葉總產量6.8萬噸,涉茶總產值115億元,連續5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第一位。中國茶葉交易中心將以茶葉林權的產業價值開發為切入點,業務涵蓋茶葉林權、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務、倉儲物流等產業鏈條,建設成為我國示范性綜合林業經濟開發服務平臺。
交易中心的建立,將解決茶園確權難、抵押難、投入難、茶葉標準執行難、市場渠道單一等難題,重塑茶業價值鏈、定價機制、產品結構、銷售渠道及金融服務格局,加快推動茶產業資本化、標準化、國際化、現代化進程,提升業態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飛躍
安溪引領福建電商大變革
本屆茶博會期間,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在安溪正式開園。從今年4月正式啟用至今僅5個多月,該園已引進企業70多家,年創稅收約可達5000萬元以上。在磁石般吸引下,恒安、特步、匡威、安踏、貴人鳥、鳳竹等企業紛紛入駐,已成為目前全省規模最大、配套最齊全的電商產業園區,海西首家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綜合性多功能產業園區。
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依托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數據中心的信息網絡優勢,廈漳泉“半小時”經濟圈的高速優勢和安溪全國第一產茶大縣、藤鐵之鄉以及新興光電、水暖、鞋服等產業優勢應運而生,必將為安溪本土乃至全國各地的電商提供全新的業態服務。
中國信息化十大CIO領軍人物,現任特步電子商務總經理肖利華博士這樣評價弘橋智谷:弘橋擁有其他產業園的優勢,更擁有其他產業園所沒有的優勢,這里,絕對是電商從業者的“風水寶地”。
下一步,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將加快配套建設,努力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為電子商務產業集約化、產業化發展提供一站式服務。基地全部建成后,預計進駐電商實體店及產品深加工廠不少于1000家,創產值超100億元,年稅收超10億元以上。
【逛展會】
文化味兒足!
這場國際茶展人人點贊
與其說,10月10日~13日剛剛落幕的第五屆中國安溪國際茶業博覽會是一場茶葉及茶配套商品的精彩展示,不如說,這是一場無與倫比的茶文化盛宴。就讓小記帶你一起去看看這場展會上都有哪些好玩兒的事兒吧。
近1000平方米的潘龍一品茶藝家具公司推出的茶飾界木藝博覽館格外引人注目。該公司總經理羅志龍介紹,該展館以茶文化為靈魂,以木藝文化為內涵,聘請了六項傳統技藝傳承人或民間工藝大師,連續三天舉辦“茶書香·木竹漆”中華六藝傳習展演活動。
在安溪鐵觀音集團的展會上,一個近7公斤重、直徑30cm的茶球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據說每個售價3萬元。許多人在好奇這是不是普洱茶茶球,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其實是安溪鐵觀音經過包揉過程后,烘干成型。
風流魏晉,曲水流觴。在水流緩緩流淌、水煙裊裊、茶香氤氳之中,仙女般的茶藝師將泡好的茶放入流水茶席中,參會者可隨意取之品飲,這個場景美不勝收。
茶文化歷史走廊文化已成為參展者們拍照、參觀的好去處。從體驗給神農氏奉茶,到介紹魏晉時期的茶圣陸羽生平的故事及唐代煮茶法,再到欣賞宋代12件茶器了解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這里將以3D動畫、蠟像、展品、圖文等形式全景展現中國歷朝歷代帝王將相和名人雅士的飲茶方式,讓你輕松了解中國茶文化和茶史。據悉,茶博會結束后,該歷史走廊仍會保留。
茶、花、香、器構成的禪意氛圍讓不少參展者連連感嘆此次茶博會的文化味濃郁。圖為國心名齋·悟香道館的香道師正在用空靈的手法演繹“隔碳熏香”。(海都記者 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