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文:產學研用一體化 助推茶產業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站位高、非常全面。”縣人大代表、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黨委書記連文表示,特別是“賦能賦勢強茶業,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及改革創新推出新舉措,讓他非常振奮、深受鼓舞。
《報告》指出,茶是安溪的名片,安溪縣將堅持“穩一產、強二產、優三產”,高標準做好“三茶”統籌文章。據了解,近年來,茶學院成立了“三茶”統籌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和全國首個茶生態醫院等,有力推進安溪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連文介紹,其中,茶生態醫院是以茶園生態為特色的茶全產業生態治理,更好地預防茶樹生病,大大提高了整個茶生態水平;碳中和研究院則聚焦茶產業碳中和領域的技術、產品、模式、政策等方面開展研究,促進減碳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為政府提供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咨詢,為茶葉企業提供綠色轉型的解決方案。
同時,茶學院還獲批建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茶學),貫通茶學新型職業農民大專班—專升本—本科—碩士—博士一條龍,鏈接茶學—創意設計—商務經濟—管理科學—財務管理,開展茶全產業鏈高層次人才和茶產業實用人才培養。“學院實施‘產業人才培訓’工程,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大專班等各類專題培訓班,培養了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千余人,茶產業領軍人才、行業大師2000余人,重大農技推廣服務人才7萬余人。”連文介紹。
一直以來,茶學院始終堅持茶產業特色、高質量發展。在茶葉全產業科技支撐、人才支撐,包括在新品種選育、茶園生態低碳技術創新、深加工產品開發、茶葉智能化數字化生產技術、安溪鐵觀音品牌提升、茶文化與新營銷模式、茶包裝廣告設計等方面下功夫,為推進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貢獻更大力量。
連文表示,下一步,茶學院將深入貫徹落實報告指出的“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部署”精神,深度謀劃安溪校區轉型升級、擴大規模、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校地企合作,探索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發展,推動福建農林大學安溪校區由茶學專業拓展,升級至數字經濟領域、光電產業領域,與相關企業合作開展“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產教融合、產創融合培養新體系,努力建成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更好服務地方產業、地方經濟。(章藝涵)
謝旭東:科技創新激活高質量發展動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搭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強化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推動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這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近日,縣人大代表、閩華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旭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謝旭東介紹,閩華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8年,公司占地300畝,員工近2000人,專業從事全系列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及鉛酸蓄電池極板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其中包括起動用、動力用、固定用和太陽能風能儲能用等各大類型,共600多個規格品種,產品暢銷海內外。
“過去一年,公司克服大環境帶來的種種不利因素,抓住市場回暖機遇,積極開拓,果斷進取,銷售大幅回升,預計全年業績同比去年增長約7%,可達到16億元。”謝旭東說,創新研發,做強產品質量,也讓公司的發展持續向好。
近年來,閩華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充分發揮產品研發與制造工藝方面的優勢,結合工業4.0+自動化生產帶來的變革,與電池行業領先的設備研發廠家合作,成功開發出高功率電池行業第一條自動焊接生產線、第一條自動包裝生產線;將工業機器人與電池生產模式相結合,大幅降低人工操作用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電池產品的可靠性與一致性等關鍵指標。
企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人才隊伍的建設。謝旭東表示,科技型、技術型人才是企業的內生動力。閩華電源公司建立了一支由多學歷層次和專業技術背景構成的科研人才隊伍,建有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并與國內著名高校合作創建研究機構,開展電池前沿技術研究。
“未來,我們公司將結合行業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優化現有產品結構,降低成本,提升綜合競爭力。”謝旭東表示,“公司將上馬先進的應用于儲能與備用電源領域的鋰離子電池,實現鉛電+鋰電雙引擎驅動的產品結構,構筑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的產品線,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陳穎)
葉榮興:創新設計驅動產業轉型升級
“《政府工作報告》站位高、謀劃深、舉措實,不僅全面總結了過去一年家居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也部署了2023年政府工作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振奮人心、激勵前行。”安溪縣政協委員、新唐信家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榮興表示。
在新唐信家俱有限公司的倉庫里,各類尺寸的壁掛、衣架、置物籃、可折疊桌椅等工藝品正在加緊趕制、有序包裝,為歐美訂單備足庫存。而忙碌的背后,則是過去一年銷售市場的逆勢增長。
“品質是產品的生命,設計則是產品的靈魂。”葉榮興說,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尋找合適的海運貨代、優化產品設計等舉措,公司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去年的總銷售額破1000萬,同比增長5%,內外銷產值達3億元,全年外銷產值達全縣第一。
據了解,近年來,安溪縣堅定不移興園區、轉動能,產業振興邁出了堅實步伐。一方面深入開展“政策敲門”惠企扶企行動,推動藤鐵工藝企業搭乘政策東風加速前行;一方面做強創新引擎,借力創新創意,賦能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家居工藝產業從“賣手工”向“賣文化”轉變,滿足產品個性化需求。
“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唯有緊抓潮流風向,研發新品,才能搶占市場。”葉榮興介紹,公司茶幾產品主張簡約時尚的設計理念,倡導輕生活,設計師把功能和輕生活方式空間相結合,推出適合現代都市年輕群體的居家軟裝產品,如北歐風家具,市場上反響越來越好。
談及下一步發展,葉榮興表示,“公司將投入兩千萬資金用于加大產品研發和引進自動化生產流水線設備,繼續引領傳統工藝的轉型升級,為推動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陳穎)
林秋嬌:多措并舉完善基層醫療衛生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幾項關于建設健康安溪的舉措,讓我看到了這些年縣政府對于醫療事業的重視,十分鼓舞人心。”安溪縣人大代表、龍涓中心衛生院護士長林秋嬌表示,作為一名偏遠鄉鎮衛生院的護士長,在堅守本職工作的同時,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推動醫療資源合理擴張和均衡布局。
林秋嬌介紹,近年來,鄉鎮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基層醫院診療水平逐步提高,群眾就醫更加滿意。龍涓中心衛生院近年來購置高科技CT影像設備并投入使用,為基層醫生對患者顱腦外傷、神經、腫瘤等診斷、鑒別和治療提供更可靠的影像依據?;颊咴邶堜钢行男l生院完成攝片檢查的同時,診斷結果還可通過遠程診斷系統,由縣醫院影像中心專家進行閱片出具診斷報告,讓轄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縣級綜合性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同時也使院區診療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我們還通過成立胸痛救治單元,與縣醫院總院建立轉診救治協議,為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以急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危重癥患者提供快速診療通道。”林秋嬌告訴記者,龍涓中心衛生院采用快速、標準化的診斷方案對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準確的評估和診療,顯著降低胸痛確診時間、縮短住院時間、再次就診次數和再住院次數,減少不必要檢查費用,改善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和就診滿意度。
隨著慢性病患者數量的增多,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慢性病防治及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做到“重心下沉、關口前移”。“2022年下半年開始,我院指派專人對接,負責全鄉慢性病人的管理,逐一統計、全程跟進,為每一慢性病患者提供一對一服務,截至目前約為200名慢性病患者提供特殊病種登記辦理服務,降低我鄉慢性病群體的購藥成本。”林秋嬌介紹。
“基層衛生院的醫療服務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為此希望我縣能根據實際合理落實‘南北線’醫護人員等距離動態調整,充分調動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是加大對基層衛生院的政策資金傾斜,探索實施醫護人員‘彈性績效’制度,對偏遠衛生院給予更多資金支持。”林秋嬌表示,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接下去將更加關注基層醫療服務,助力推進“健康安溪”建設。(陳和俐)
孫景祥: 發揮平臺作用助力招商引資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我感到非常振奮人心,信心倍增。”線上認真收聽《報告》后,縣政協委員、廣東省安溪商會副監事長孫景祥異常激動。他表示,當前安溪已進入跨越趕超、后發崛起的關鍵時期,希望商會和廣大鄉親,關注家鄉發展、支持家鄉建設,推動更多產業回歸、資本回歸、技術回歸、總部回歸,與家鄉共享跨越發展良機、共創更加美好未來。
據了解,廣東省福建安溪商會成立于2012年9月,是由在粵安溪籍企業家共同發起,經廣東省民政廳批準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團組織。商會秉承“共享資源、共圖發展”的辦會宗旨,發揚“愛拼才會贏”精神,團結互助、同舟共濟、互益同贏,努力創辦共享型社團組織,致力于成為安商社團優秀組織。
“鄉賢力量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強大驅動力。”孫景祥介紹,商會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平臺優勢,聚集了很多在粵鄉賢和企業精英,并鼓勵會員企業帶著資金和項目回家鄉投資興業,積極為家鄉招商引資,牽線搭橋,出謀獻策,助力安溪經濟發展。
“縣政府也在積極引導我們企業返鄉投資。”孫景祥表示,近年來,安溪縣堅持“鄉情、親情、友情、真情”相結合,大力推進“回歸工程”。引導商會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盤活“資源圈”“信息圈”,促進產能回歸;持續開展“敲門招商”專項行動,利用春節、“兩會”期間等本土企業家返鄉的有利時機,積極走訪、座談,及時掌握投資意向以及需求等。
對家鄉的回報,孫景祥并不是簡單地出錢了事,而是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2018年,孫景祥回到家鄉進行大筆投資,建造一個生產電動執行機構、電廠輔機、閥門的生產基地。據了解,孫景祥在安溪的公司每年納稅額數百萬,創造了眾多就業崗位。“通過實業帶動家鄉的經濟發展,讓家鄉人都能通過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實實在在地富起來。”孫景祥說道。
孫景祥投資家鄉,只是商會鄉賢造福桑梓的一個縮影。作為廣東省安溪商會副監事長,孫景祥說,“在外打拼不易,商會就是我們在粵安商的一個家。在這里,我們能夠跟老鄉們聚會、品茶、談天,同時還能交流生意,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優秀平臺。希望商會越做越好,不僅為在粵安商做貢獻,還能為安溪的鄉親父老們做貢獻。”(章藝涵)
詹國珍: 苦練“內功”提品質 打響品牌拓市場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堅持全茶發展,在‘三茶’融合上邁出更大步伐,十分振奮人心。”縣“兩會”期間,縣人大代表、天香魂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詹國珍如是說。
2003年,詹國珍開設天香魂茶葉店,開始從事茶葉生意。2010年成立天香魂茶葉專業合作社,從茶園管理到茶葉加工,對社員進行全程指導,為社員茶葉生產銷售搭建平臺。目前,該合作社自有茶葉基地300畝,社員30戶,100多人。近幾年,合作社的茶葉銷售額每年同比增長20%以上,茶葉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
“茶產業發展首先要修煉好內功,提升茶葉品質。”詹國珍認為,要持續加強茶園生態修復、實施“兩留”“兩減”“三禁”“一回歸”茶業基礎提升工程、引導新種植茶園使用茶樹良種、傳統技藝回歸,指導茶農匠心做好從茶園到茶杯的每一個環節。同時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訓,開展系列技能賽、茶王賽,提升茶農制茶技藝。
在品牌推廣上,詹國珍認為,好的茶葉品牌能夠引領產業發展。他建議,要做好安溪縣的茶產業發展定位,挖掘茶文化特色,抓好品牌建設,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茶業招牌,并加大宣傳力度,深入開展安溪鐵觀音品牌推廣系列活動,進一步提升品牌美譽度。
市場是產業發展突破瓶頸的關鍵。詹國珍說,一方面要精準掌握市場需求,研究開發新產品,站穩市場;一方面要激活“雙世遺”多元價值,不斷帶領茶企茶人布局電商和海外市場,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安溪鐵觀音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茶業是安溪縣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詹國珍表示,作為茶人,他將貫徹落實“三茶”理念,深入踐行《報告》精神,內外兼修,做好“傳、幫、帶”,提高茶農制茶水平,拓寬茶葉銷售渠道,促進茶農增收致富,為安溪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一己之力。(吳明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