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工藝美術注入新動能
日前,仙游縣政府、福建省三福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大工美之家(福建)投資股份公司與廣東省廣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粵閩工美產業平臺搭建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工美產業鏈服務基地、紅木原料倉儲和供應平臺、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及產學研基地等項目,推動工藝美術產業提檔升級,加快形成千億產業集群。
工藝美術是仙游縣最具優勢的富民產業,現有古典工藝家具、工藝小件、油畫等企業2200多家,從業人員20多萬名。近年來,仙游縣借助新質生產力,引入數字化技術,全方位推進工藝美術產業多元化發展,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去年,仙游工藝美術產業實現產值700億元。今年一季度,全縣工藝美術產業實現產值185億元,同比增長14.9%。
不久前,全國紅木制品數字化登記及質量溯源工程管委會在仙游縣現場辦公,深入探討工程的聯建方案、標準制定、服務價格等關鍵內容,力爭相關技術早日在仙游產區落地應用。工程管委會主任楊飛介紹,通過標準制定、登記服務機構全覆蓋、紅木勘驗員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構筑紅木制品實物與資產二元交易體系,可以整治紅木市場亂象,激活發展新動能。
經過多年快速增長,紅木產業已經進入深度調整期。眼下,紅木制品行業面臨部分產品以次充好、消費市場疲軟、專業化人才匱乏等問題,亟須塑造“新時代紅木”。
“全國紅木制品琳瑯滿目,假冒偽劣防不勝防,對古典工藝家具造成不良影響。”福建省仙游縣魯藝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莊明芳說,“新時代紅木”需要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新技術,推動產品創新和信息聯通,倒逼紅木企業高質量規范化生產。
去年7月,《全國紅木制品數字化登記及質量溯源研究課題》獲得國家林草局科技司立項批準。同年8月,全國紅木制品數字化登記及質量溯源工程管委會成立。
工程管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殷睿宇表示,這是在紅木產業轉型發展關鍵節點上實施的一項創新工程,不同于過去強調品牌展示的地方溯源,也不是聚焦局部問題的項目溯源和企業溯源,而是以高度的公信力、科學的體系設計和嚴謹的標準參照,在生產者、消費者、投資人、金融機構之間重建信任橋梁。
仙游紅木制品以“仙作”古典工藝家具為主,產值已超過500億元,其中高端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七成以上。“仙游紅木產業源遠流長,有著重材料和工藝的比較優勢。”福建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會長、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福華認為,全國紅木制品數字化登記及質量溯源工程應該在質量等級評價指標中充分考慮地域性,充分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重振紅木市場的消費信心。
同樣受益于數字化和互聯網技術的,還有當地的天然香產業。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天然香制作技藝(楓髓香)第九代傳承人,陳劍鋒花費4年時間,復原《陳氏香譜》中的古方,研制推出香魁牌楓髓香。而今,陳劍鋒在仙游縣打造集檢測、體驗、培訓、研學、香料種植、原料集散中心、產品研發于一體的中國香博園,為入駐商戶提供電商供應鏈、質檢、物流、倉儲、主播孵化、商戶運營等全方位服務,帶動工藝美術產業上下游協同、集聚發展。“走線上渠道,把產品賣到全國各地。”陳劍鋒說,“我們借助直播帶貨新型銷售模式,打開仙游天然香的知名度。”(記者 林劍波 何金 通訊員 鄭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