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福安市實小富陽校區內看到,伴隨著清脆的下課鈴,學生們在老師引導下有序洗手,依次從保溫箱內領取午餐并用餐。“今天有牛排、花椰菜、炒玉米……都是我愛吃的。”四年級3班學生袁詩嵐高興地向記者展示午餐。
福安市實小富陽校區目前有在校學生2575名,其中128名學生中午在校就餐。“學生中午在校就餐一直是個難題,今年我們選擇中央廚房供餐,不僅飯菜新鮮、衛生,家長也放心。”福安市實小富陽校區副校長陳麗介紹。
為該校配餐的是剛投用的福安市城投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廚房”。為解決孩子們課后服務用餐難問題,今年,福安市出臺了《福安市2022年教育擴量提質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將學生課后服務餐實現“中央廚房”直供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共投資1860萬元用于建設城投“中央廚房”,并成立工作專班,實時跟蹤項目進度。今年9月,該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建筑共有五層,包括洗消區、分餐區、熱廚加工區、冷藏區、面點加工區等,總面積7300平方米。
在“中央廚房”,每天清晨6時許,90多名身著統一工服、佩戴口罩和衛生帽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忙碌,清洗加工機、絞肉機等設備,完成食材清洗、切配、餐具消毒等;10時許,一盒盒裝有兩葷兩素一湯的盒飯新鮮出爐,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對食物進行48小時留樣;11時許,貼有統一封條的配餐箱便由專車送達指定學校。
“為保障孩子們吃得好,我們每一道食材入場,都要通過質檢、入庫抽檢,清洗、篩選等多道嚴密程序。”福安市城投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廚房”項目負責人龔敏敏說。除了嚴把采購環節和衛生防護外,“中央廚房”還在各功能區安裝了110個攝像頭,24小時監控洗菜、蒸煮、配餐等環節,在監控室內,可實時觀看操作現場,追蹤每一個生產與烹飪環節,實現嚴格智能化監控和食品安全管控。
記者在熱廚加工區看到,加工好的配餐被傳送至分餐臺,由分餐員進行打餐裝盒,再送到微波線內進行二次加熱,最后裝入保溫箱內保溫,保證送到學生手中的盒飯溫度不低于60攝氏度。“我們購置了9輛裝有熱鏈系統的專車,保證學生們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龔敏敏介紹。
為進一步提升保障質量,福安市教育局組建專班,定期到學校和配餐企業進行督導檢查。“找到課后服務餐‘質’與‘量’的平衡,是推進該項工作的重點。”福安市教育局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振堂表示,目前,教育局正積極搭建家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通過邀請家長參與品嘗“體驗餐”、鼓勵企業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制作出更多學生喜歡的菜品等方式,積極推進全市中小學生在校午餐服務全覆蓋。
目前,福安城投“中央廚房”共為該市26所學校提供課后服務配餐,共有2900多名學生的課后服務餐來自這里。“‘中央廚房’每日單次供餐最高達產30000份,能夠有效服務全市中小學生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用餐需求。”龔敏敏介紹。下一步,福安城投“中央廚房”將開通“明廚亮灶”二維碼,以掃碼方式直觀展示“中央廚房”的運作狀態,讓社會力量參與監督,共同呵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陳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