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華安縣委書記廖海軍、縣長陳敏杰帶隊,到豐山鎮、沙建鎮開展“四下基層”調研活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緊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走企業、訪基層,共謀發展,以學促干,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廖海軍一行先后走進豐山鎮的龍翔實業和新長誠(漳州)重工有限公司,通過深入走訪、聽取介紹、現場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企業在產品研發、產業布局、市場營銷等情況。縣領導指出,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是支撐縣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要提高站位,主動對標市級黨政領導“企業接待日”工作制度,深化“媽媽式”服務,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華安發展的“金字招牌”。縣領導勉勵企業深刻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敢于探索運用“注意力經濟”“虛擬電廠”等新理念,以技術革新加速創新效率,主動應對市場變化,深化技改加快轉型,提升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發揮好龍頭企業帶頭作用,在向新而行中再攀新高,在守牢安全生產底線和生態環保紅線中穩中求進。
在豐山鎮召開的座談會上,縣領導在聽取鄉鎮工作匯報后指出,豐山鎮是華安經濟開發區主戰場的前沿陣地,要對標市委、市政府關于產業社區的工作要求,明晰定位奮勇爭先。
要著眼大局抓發展。舉全縣之力打造華安經濟開發區是縣委縣政府的堅定決心,豐山要提高站位、服務大局,拿出“輸人不輸陣”氣勢,堅定必勝信心,堅決扛起“工業大鎮挑大梁”的重任。
要圍繞優勢抓突破。找準開發區屬地的特色定位和比較優勢,集中力量攻堅突破,啃下征地拆遷、低效用地整治、閑置廠房盤活等“硬骨頭”,讓歷史遺留問題成為“歷史”。
要壓茬推進抓項目。采取領導掛帥、專班推進的方式,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統籌好民生、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等各重點領域,實現整體工作的進位升級。
要全員發動抓招商。全域發動、全員參與,變“坐等客商”為“主動掘金”,千方百計撬動項目投資,把大招商、招大商落到實處。
要依法依規抓治理。統籌鄉村治理力量,把村干部鍛造成為鄉村治理的行家里手,借力鄉賢鄉親,推動多元共治,勇奪治理“關隘”。
要從嚴從實抓隊伍。一體推進學查改,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提升鄉鎮干部“五項能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在沙建鎮,調研組深入轄區福建省中延菌菇業股份有限公司,與臺企負責人深入交流,察看自動化生產線和杏鮑菇產品,了解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總體進展。縣領導勉勵企業堅定發展信心,實施科技引領項目,增強菌種開發以及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和栽培能力,扎根華安把事業做大,為深化漳臺融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漳州戰役•華安官古五峰山戰斗遺址展示館,縣領導深入了解華安縣在漳州戰役中的戰場地位及歷史價值后指出,五峰山戰斗遺址是寶貴的紅色資源,是開展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要深挖紅色資源“富礦”,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繼承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從中汲取奮進力量,在新時代把紅色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縣領導與基層黨員干部深入交流,并聽取沙建鎮總體工作情況匯報。
縣領導指出,沙建鎮是華安面積最大的鄉鎮,產業基礎扎實,發展底子好。工作標準要更高,增強爭優爭先爭效意識,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稟賦,主動對標先進、拉高標桿,推動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產業發展要更快,發揮大鄉鎮在人口、土地等要素稟賦方面的比較優勢,加速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以產業振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項目策劃要更多,主動向上對接,爭取有關政策和專項資金支持,加快把資源稟賦轉化為重大產業項目,為加快發展注入有力支撐;優勢拓展要更大,深度挖掘并用好本地人才資源,激活鄉賢資源,集聚鄉賢力量,培育更具活力的“鄉賢經濟”,拓展發展新空間;鎮村環境要更優,以系統集成思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注重項目化、長效化的源頭治理,引導群眾參與共建共治共享,加快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生態守護要更嚴,標本兼治、整體推進,鞏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堅戰果,牢牢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干部作風要更硬,要敢于“亮劍”,敢于啃“硬骨頭”、接“燙手山芋”,在攻堅克難中培養干部硬朗的作風,拿出攻堅的狀態、亮出沖鋒的姿態,勇于開辟戰場、奪取戰果、磨礪戰將,努力在全縣發展中走前頭、當標兵。
縣領導林炎山、宋秋明、朱光勇、蔡秀碧、何方芳、張長祿分別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