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7日訊(通訊員 長泰宣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 文/圖)為深入宣傳中消協“共筑滿意消費”年主題,構建消費者權益保護協同共治格局,近日,長泰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長泰區市場監管局舉辦2025年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系列宣傳活動。
多方聯動“趕大集”
3月12日,長泰區消委會聯合區市場監管局、長泰公安分局、區農業農村局等21個單位在長泰區萬豪商業廣場集中舉行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現場通過懸掛橫幅、設置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向過往群眾普及日常消費常識和維權知識。
在真假商品辨識臺前,長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以真假商品對比的方式,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地展示、詳解真假酒的不同之處。
現場還設有毒品展示、食品快檢等多種攤位,共接受咨詢300余人次,張貼手機重量標簽300余張,現場填寫問卷300余份,發放宣傳材料2000余份。
“手機變砝碼”攤位前人潮涌動,執法人員為群眾免費提供手機稱重、加貼“克重貼”、講解“手機砝碼”日常使用方法等服務,讓“消費者”化身為“檢定員”,更有熱心大爺幫忙吆喝“大家快來稱手機了”,在歡聲笑語中讓大家隨身攜帶的手機成了辨別“作弊秤”的“大法寶”。
消防產品“大體檢”
長泰區消防救援大隊深入消防產品生產企業、經銷單位及人員密集場所等,開展消防產品專項執法檢查活動,主要檢查消防產品是否取得有效的CCC認證證書、產品標簽標識是否符合要求等,嚴格按照“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原則,杜絕摻假摻雜、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違規行為,從源頭上防止和消除因消防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火災隱患。共檢查4家,未發現問題。
企業座談“加速跑”
引導和督促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責任,建立健全行業經營自律規范,優化企業自身糾紛解決機制,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糾紛解決服務,推動工作由辦好“一件事”向解決“一類事”延伸,實現消費維權一般糾紛“和解在商家、化解在基層、解決在源頭”,切實形成長泰區“一盤棋”、上下“一張網”的全覆蓋、無死角維權格局,助推長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集中銷毀“勇亮劍”
為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顯市場監管部門打擊侵權假冒偽劣違法行為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3月13日,長泰區市場監管局聯合長泰公安分局開展假冒偽劣產品及過期失效產品集中銷毀行動。
本次行動銷毀罰沒物資約18噸,涉案貨值44.86萬余元,包括食品、藥品、醫療器械、電子產品、服裝等10余類,采取焚燒等無害化處理方式,確保環保無二次污染,并由執法人員對清點、運輸、銷毀環節進行全程錄像存檔,充分傳遞市場監管部門對違法經營行為“零容忍”態度,有效發揮震懾違法者、警示經營者、保護消費者的作用。
五進宣傳“零距離”
為進一步夯實消費維權工作基礎,增強消費者的法治意識,長泰區消委會聯合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執法人員走進社區、走進商超、走進校園、走進景區、走進企業,積極開展“五進”活動。
活動中,工作人員用淺顯易懂的言語提醒普通群眾如何安全用藥、安全乘梯、健康飲食、謹防詐騙等,并傳遞消費維權基本常識、法律法規,讓消費維權的春風吹進長泰的角角落落。同時,圍繞“學生”群體特征,工作人員向其講解如何鑒別真假兒童學生用品,宣傳“光盤行動”節約糧食、預防傳銷等與青少年生活、學習相關的消費知識,現場解答青少年學習、生活中的消費問題,讓學生們學會“買前識真假,買后懂維權”,引導和指導青少年文明、健康、科學消費;
不僅如此,工作人員還結合消費熱難點問題和典型案例,向企業開展法律知識宣講培訓,督促經營者知法守法、誠信經營,規避經營中的違法風險,并強調要及時處置消費者訴求,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活動累計發放資料3000余份,發放線下調查問卷100余份,現場解答咨詢200余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