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2日訊(通訊員 林佳森 蔡斌豪 劉冠媛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今年來,漳州市漳浦縣聚力生態高顏值,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強化生態修復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打造一個天藍水碧、空氣清新的生活生產環境,守護好漳浦的綠水青山。
南溪屬九龍江支流,全長88公里,穿越漳浦段34.2公里,涉及南浦、長橋等4個鄉鎮26個行政村,是漳浦縣重要河流之一,對漳浦縣生態建設、經濟發展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受到沿溪兩岸居民生產生活的影響,南溪流域的水質、生態一度受到破壞,守護南溪迫在眉睫。
南浦鄉作為漳浦縣南溪流域的源頭,境內流域面積102.63平方公里,占南溪總流域面積的15.6%,做好源頭治理至關重要。
自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南浦鄉政府認真落實漳浦縣委、縣政府部署,多措并舉,全力推進畜禽養殖整治行動。工作組通過摸排走訪、入戶宣傳,確認全鄉無證生豬養殖場32座,生豬3169頭;養鴨場10座,鴨子2.44萬羽。截至目前,南浦鄉已完成畜禽養殖的全面清理以及去功能化,為守護南溪生態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我們還通過水產養殖尾水治理、農村污水收集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整治等措施,確保南溪流域境內的水質穩定達標。”南浦鄉黨委副書記林鴻鑫說。
從過去的淤泥堆積,人人嫌棄,到如今的碧波蕩漾,現在談起南溪,土生土長的興巷村村民許厚根總是難掩笑意。
“每到傍晚,這里游客都很多,特別是孩子們,通常都有上百人。”許厚根介紹,周末的時候,停車場基本上停滿了車,游客達兩三百人以上。部分村民到指定的區域售賣飲料、兒童玩具等,生意頗為紅火,為村里帶來了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六鰲等沿海鄉鎮也在加緊沿海防護林的修復工作。漳浦作為一座臨海城市,擁有著296公里的優質海岸線,海洋資源得天獨厚,產業十分興旺。長期以來的開發生產帶來了沿線鄉鎮的經濟發展,卻也對沿海防護林造成了一定破壞。
在六鰲鎮鰲東村防護林修復區域,作業小組正在加緊進行新一批木麻黃的栽種。據當地村民陳銀泉介紹,過去海邊的風沙總是特別大,自家種植的農作物往往會受風沙毀壞,大家的生產生活深受影響,而如今,隨著沿海防護林的種植,生態防護功能得到修復,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農作物會被風沙破壞,生產生活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