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4日訊(通訊員 林翰玲 歐東茵 閩南網記者 陳惠容 文/圖)6月3日上午,東山縣委書記何靄、縣長劉兆民帶隊調研東山縣水產種業發展情況,強調要全面實施“1663”強縣富民工程,深化養殖升級攻堅,充分發揮東山海洋資源稟賦,立足東山水產特色資源,緊緊抓住種業“芯片”這個核心,積極發展水產種業經濟,推動水產產業鏈做大做優做強。東山縣領導朱義興、朱葉順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最近有研究什么新品種?”“養殖效益如何?”“有什么困難需要協調解決的嗎?”何靄、劉兆民一行先后來到海天閱海洋牧場有限公司、鑫瑞水產有限公司、昇藍水產養殖(東山)有限公司、逸源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海發集團等企業,實地察看龍蝦、鮑魚、海馬、石斑魚等水產種苗培育情況,通過現場察看、聽取介紹、座談交流,詳細了解東山縣水產種業養殖規模、育苗品種、科技創新、未來發展規劃和南方海洋生物種業發展研究項目推進等情況,深入查找影響制約東山縣水產種業發展的瓶頸和問題,并就進一步提升東山縣水產種業發展水平提出意見。
縣主要領導指出,東山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水產種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條件、良好產業基礎和廣闊市場前景。
縣主要領導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充分挖掘東山海洋資源稟賦優勢,圍繞種業創新和苗種繁育,著力在高優種苗培育、漁業種業自主創新、養殖轉型升級等方面發力,推動東山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要強化統籌規劃。在全面調研摸底全縣各水產種業資源的基礎上,推動制定東山縣水產種業發展規劃,分品種、分區域、分階段提出發展目標、方向和重點,推動南方海洋生物種業發展研究等項目建設,推動種業強縣建設;要加強合作共建。用好科技創新的力量,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強與科研院所、高校、推廣機構的合作共建,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進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研發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種苗價值;要培育龍頭企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方爭取各級對種業發展的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改良和提升鮑魚、石斑魚、海馬等優勢種苗,加強特色種業品牌申報,力爭更多的企業和產品進入省級、國家級認定范疇;要推動漁旅融合。持續加大生態環境建設,走綠色轉型、融合化發展的路徑,加大水產養殖與科普、休閑、垂釣、漁家樂和漁事體驗、漁文化等文旅元素相結合,著力打造集生態養殖和休閑觀光相結合的休閑漁業產業體系,構建種業產業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