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9日訊(通訊員 劉國才 盧國義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文/圖)“這種授課學習場景太久沒見了,我們期待下一課抓緊幫我們大松村繼續安排上”,4月15日,平和縣大溪鎮大松村黨員陳富春動情地對下沉一線授課的鎮黨委組織委員劉國才說道。
原來這是大溪鎮依托鄉鎮黨校在黨紀學習教育中送課的其中一站。據悉,4月15日下午,大溪鎮啟動學習教育后,鎮黨委當即安排送課下鄉,給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點村大松村的黨員們上了學習教育第一課。
“大溪鎮在黨紀學習教育中,將通過鄉鎮黨校的實體化運行,開展‘四個一’活動,確保黨紀學習教育專題走實。”平和縣大溪鎮黨委書記陳盛林稱。
據了解,大溪鎮將結合各村實際,讓黨校“長腳”走出機關下田間,用活鄉鎮黨校這一個“主講臺”,確保學有陣地;同時,緊扣《條例》這一條學習“主線”強作風,通過上級選題、村級點題等形式,把條例及工作中常見問題情形,對照結合,形成授課交流的課題,讓學習教育“接地氣”。
另一方面,針對基層人力資源短缺的現狀,以推動掛點領導上講臺、老支書上黨課、年輕干部分享體會等形式,解決“誰來講”的具體難題。其次,選樹一批“典型”代表提士氣,將黨紀教育和黨性教育、廉潔教育貫通鎮中心工作,在基層挖掘黨員干部的突出事跡,堅持兩手抓兩手促,推動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提高“免疫力”,切實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