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30日訊(通訊員 張婧 劉美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我們根據區氣象局提供的天氣預報,及時對蓮霧、青棗成熟期進行積溫調控,錯峰上市、分批采摘。通過氣候品質認證,促進青棗產業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實現了最高的經濟效益。”近日,長泰區陳巷鎮雪美農場負責人楊躍成向前來調研的中國氣象局黨組主題教育第三巡回督導組如是介紹。
今年來,長泰區氣象局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不斷強化“黨建引領把脈風云,氣象先行不忘初心”黨建品牌引領,賦能特色農業發展。依托為農服務示范點建設,在陳巷鎮雪美農場建設農田小氣候觀測站、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平臺、農氣寶等現代化設施。聯合省市氣象局在雪美農場建立省熱帶水果氣象實驗、技術推廣示范與服務基地,開展農業氣象指標、氣候品質認證、大數據應用等研究,建立蓮霧、青棗、蘆柑果樹寒凍害指標及監測模型、青棗氣候品質認證模型。
據了解,長泰區氣象局設立黨員先鋒崗,成立由支部書記任隊長的黨員突擊隊,多渠道開展伴隨式、精細化氣象為農服務,連續兩年為陳巷鎮頒發“氣候優質農產品證書”、貼標14萬枚溯源二維碼,有效提升農產品品牌效應,推動農產品不僅“種得好”“產得好”,還要“賣得好”。2023年長泰區青棗總收入比2021年總收入增收3880萬元,有效推動氣候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提升經濟效益,助力長泰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