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0日訊(通訊員 閆鍇 吳豐怡 劉欽賜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 文/圖)為進一步深化防非宣傳引導力度,從源頭上遏制非法集資亂象的滋生蔓延,近日,漳州市將漳州古城“三有書屋”升級打造為集“有情懷、有責任、有擔當”于一體的漳州市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教育示范基地。
接地氣
擴大宣教覆蓋面
漳州市防非教育示范基地位于“漳州古城”旅游景區內,依托原漳州農商銀行國家級職工書屋“三有書屋”,升級打造“家門口”的親民防非宣傳教育基地。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基地所處區域既是漳州人流最密集的區域,也是旅游接待窗口,選擇在此設立基地主要是為了貼近老百姓,擴大宣教覆蓋面,讓更多人了解處非知識。
據悉,該基地圍繞“讀、學、思、看、教”,設置悅讀區、體驗區、互動區、公益區、宣教區等多個功能區,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社會公眾了解非法集資的危害性和集資參與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體驗區是通過新興載體為群眾送去處非知識,如“福利盲盒”以當下年輕消費群體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古城原創手繪,融入了防范非法集資、反洗錢等宣傳元素,在細微中傳播知識;“廉環畫”則是制作成兒童繪色圖本,寓教于樂,進一步擴大宣傳影響面。據統計,基地創建至今累計發放海報、宣傳手冊、宣傳品10萬余份,參與群眾10萬余人次。
優體驗
提升群眾獲得感
不僅如此,基地圍繞養老領域防非、解債領域防詐、退保理財防騙等主題,不定期開展現場集中宣傳、燈謎競猜、防非知識競賽等防非宣教活動,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群體、新市民群體及觀光游客前來參觀,實現防非宣教“三不限”(不限地域、不限年齡、不限群體),進一步引導社會公眾自覺遠離和抵制非法集資,助力轄區構建多樣化、多領域、常態化的防非宣傳陣地。
同時,基地還充分發揮“三有書屋”的公益開放功能,不定期聯合漳州市處非辦、市總工會、薌城區檢察院等共建單位,開展“微沙龍”普惠宣講活動,并邀請司法專家、專業律師等提供法律咨詢、司法援助等公益服務,合力推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據統計,基地建成以來累計開展各類活動30余場,接受群眾咨詢4000余人次。
強管理
增強群眾“免疫力”
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深處,基地還將網格員、社區居委會等力量納入防治隊伍,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推動建立網格員、社區維穩工作人員防范非法集資巡查工作制度,提升綜合防范能力。
接下來,漳州市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教育示范基地還將發動基層干部職工、社區工作人員、古城管理工作人員等,配合區處非辦進行涉非風險的網格式、地毯式排查,開展“掃樓清街盯場”行動,走訪了解周邊居民、商業店鋪(面)、民房出租房的情況,摸清非法集資風險底數,助力轄區非法集資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