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9日訊(通訊員 林潔 江佳鯤 閩南網記者 梁政 文/圖)近日,在漳州開發區南濱學校,拼搭程序模塊、進行電腦編程、編寫動作......五年級二班的同學們正在教室內學習一門特色課程——“人工智能機器人課程”,真實的任務情境和充滿體驗感的學習場景讓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學生學習人工智能機器人課程
根據辦學方向和學生年齡特點,南濱學校秉承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在2020年辦學之初就將“人工智能機器人課程”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南濱學校人工智能機器人課程是作為一個普及式的通識課程,面對三至六年級學生循序漸進開展教學,旨在讓創新的種子在每一個學生心中慢慢生根發芽,幫助學生打開通往科技的窗戶。”南濱學校校長周永春介紹道。
學生進行電腦編程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設計、制作等活動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三、四年級的課程主要以創意拼搭和動作模仿為主,注重‘互動式’‘游戲式’教學設計。五、六年級的課程則更多引導學生學會用機器人專業語言表達、流程圖表達和程序表達,通過觀察生活中的設備工作原理來拼搭微型的智能機器人。”南濱學校吳老師說。
在開展普及式教學的過程中,不少學生表現出對人工智能機器人強烈的興趣和自主探究意愿,為此學校會從中選出較為突出的學生進行集中培訓,開展難度等級更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應用和競賽。
短短兩年的辦學時間,“人工智能機器人課程”已經成為南濱學校一張嶄新的名片。兩年來,學校參加市級以上科創比賽人數達183人次,獲獎84人次,其中獲得國家級獎項4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在第19屆福建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來自南濱學校的兩名學生再創佳績,在全省283支代表隊、550名選手中層層突破,斬獲機器人工程挑戰賽銀牌。
學生機器人作品
“在學習和編程的時候,我和隊友在一起互相討論研究給機器人編各種任務動作,每當成功之后就會有很大的滿足感,過程也很快樂。”南濱學校學生胡睿東說。在學生的眼中,上人工智能機器人課程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不但讓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創新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并且通過參與科技活動使他們變得更加自信、開朗。
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實踐,學校還與開發區內芯云谷、愛果凍科技等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建立良好的互動機制,通過實行“校企合作”的模式,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科技體驗,讓學生感受科技的魅力。
“學校后續還有一些發展的思考,通過校內外相結合的方式,在校內組織課堂教學、科技節和人工智能創客比賽等活動的同時,結合社會各界資源,不斷開拓校外科技體驗實踐活動,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新教育道路上持續探索前行。”南濱學校校長周永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