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澳洲網報道,澳大利亞超過41.3萬人有癡呆癥狀,其中阿爾茲海默癥(Alzheimer’s)是最常見的類型。墨爾本Florey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與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合作研究,發現對大腦鐵含量進行掃描、估量能夠判斷人們是否會患阿爾茲海默癥。
報道稱,這一突破性研究發表在《大腦》期刊上。根據此前該機構的研究,大腦中的鐵含量(與血液中鐵含量或通過飲食攝入的鐵含量無關),在預測患者是否會患阿爾茲海默癥有一定作用。而通過與CSIRO一起合作,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利用標準核磁共振成像(MRI)機器對大腦中的鐵含量進行估量。
研究人員招募117名參與人員,并在6年里每18個月測試一次他們的認知功能。研究人員布什(Ashley Bush)表示,“這是第一次我們不用復雜又昂貴的各種測試,就能評估一些人是否會存在認知能力下降的危險?!?/p>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有大腦斑塊(brain plaque)但腦中鐵含量低的人在過去6年里維持認知能力,而那些大腦中鐵含量較高,尤其是海馬體(hippocampus)中鐵含量較高的人,會加速成為阿爾茲海默癥的受害者。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鐵螯合劑(iron chelator)藥物,稱將“清理”帕金森氏癥(Parkinson’s)患者的大腦鐵含量。Florey研究團隊正對這一藥劑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以觀察其在治療阿爾茲海默癥方面的表現。
如果實驗成功,布什教授表示,60歲人的健康檢查可以包括大腦掃描,以及PET掃描以發現大腦是否存在斑塊,并輔以藥物在病情出現前停止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