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言中國重現赴韓潮為時尚早
韓國免稅店銷售過去幾年呈現“暴風增長”。行業數據顯示,2016年韓國免稅店的年收入中,中國游客貢獻了七到八成。
不過,受“薩德”問題影響,自今年3月15日起赴韓中國游客銳減,4月韓國免稅店銷售額增長率僅為1.6%,外國顧客人次也跌破百萬,創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肆虐的2015年7月以來新低。
觀察認為,文在寅政府主政近兩個月來,韓中關系有回暖跡象,但還遠沒有達到“盛夏”的熱度。一家免稅店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仍然難尋中國團客身影,但散客漸次增多。
韓國媒體稱,免稅店行業人士對走出“薩德困境”充滿期待。韓國銀行即央行濟州本部相關人士稱,5月中旬開始,島內旅行社接到的中國人團隊旅行相關咨詢增多,“中國人團體旅行游客再次訪韓的時期可能會很快到來” 。
不過,韓國業內人士也認為,斷言中國將重掀赴韓潮為時尚早。即便中方立刻解除反制措施,也要用兩三個月時間開發旅游產品招募團體游客,蕭條最短也會持續到年底。
日本坐收漁利,韓民眾呼吁政府妥善處理
硬幣的另一面,是受"薩德”問題影響,赴華旅游的韓國人同比銳減。韓國旅游公司模德旅游(MODETOUR)10日發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是韓國人今夏境外旅游的首選。
模德旅游對今年7月22日至8月12日的境外旅游產品及機票預訂情況分析結果顯示,23%的韓國人計劃赴日旅游,遠高于去年同期的13%。相反,計劃赴華旅游的韓國人僅占15.3%,較去年同期的25.4%大幅減少。
中韓由于“薩德”問題產生的隔閡,反而讓日本坐收漁利。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韓國人表示,希望文在寅政府妥善處理“薩德”問題對韓國經濟造成的損失。
因“薩德”首當其沖受到沖擊的樂天,其在華超市因停業已遭受了五千億韓元損失,韓國流通界表示擔憂:“目前的狀況如果持續下去,當地事業部結構調整將不可避免”。
面對韓國企業損失不斷增加,大韓商工會議所相關人士表示,“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觀察人士認為,中韓現階段應攜手推動兩國關系早日重回正軌。今年8月24日是中韓建交25周年紀念,中韓關系將在一定程度上回暖,雙方應以此為契機,立足大局,放眼長遠,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韓國政府只有重視中方正當關切,妥善處理“薩德”問題,拔掉卡在這一喉嚨上的刺,才能真正為中韓關系改善和發展掃除障礙,兩國的民間交流才能“回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