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媒體對此事的一番熱炒之后,菲國內開始有人借此發聲。《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19日報道稱,“南海仲裁案”菲國法律團隊重要成員、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尼奧·卡皮奧18日警告說,“一旦中國在黃巖島建好環境監測站,將可通過雷達站監控整個南海,下一步恐怕就是宣布防空識別區”。菲律賓《馬尼拉標準報》援引原菲常駐聯合國代表巴查的話說,政府應以最強烈的方式反對中國在黃巖島建設監測站的計劃。他稱如果中國建設監測站,將和中國當年一步步“占領”美濟礁的情況類似,“如今他們已經在那里建設了防御工事”。菲律賓《星報》評論稱,杜特爾特可能對菲中關系有誤判,他需要停下來重新思考一下。
“我們阻止不了中國做這些事,美國也不能做什么。你要我做什么?向中國宣戰?(這么做)我們明天就會失去所有軍隊和警察,國家會被消滅。”英國廣播公司19日報道稱,當天被記者問到此事時,杜特爾特告訴外界,向強大的中國宣戰無異于引火燒身。他稱將告訴中方“保持海域開放,不要干涉菲海岸警衛隊”。法新社說,杜特爾特還將外界對中國科考船進入“賓漢隆起”海域的擔憂拋到一邊,“他們停在那里又怎樣?”他形容對中國的抱怨是“找茬”。
19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結束對菲律賓的正式訪問。18日在馬尼拉舉行的中菲經貿合作論壇暨中小企業投資與貿易洽談會上,他在主旨演講中說,得益于兩國關系改善,自去年10月菲主要農產品對華出口直線上升,木瓜、菠蘿、香蕉和芒果出口量分別增長200%、100%、50%和30%。2016年,中國企業對菲投資增長47%,菲律賓企業對華投資增長更快,雙向投資存量接近50億美元。一批項目有望近期啟動。目前,往返于兩國的航班已達每周159班,預計未來還將進一步增加。
10天前,杜特爾特在會見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時說,“菲中關系正在擁抱春天,畢竟我們之前曾經歷了那么久的寒冬”。汪洋在18日的演講中提到這段話,并表示“中國人堅信春華秋實,這意味著在春天播下種子,離收獲就不會太遠”。
CNN菲律賓頻道19日評論說,盡管南海問題在中國副總理訪菲期間成為媒體的一個關注點,但這絲毫沒有阻礙兩國在此次訪問期間強化經濟關系。菲律賓貿工部稱,今年中國有望成為菲第一大貿易伙伴。《馬尼拉時報》稱,因為中國,杜特爾特可以自信地表示,他遠非外界批評的那樣,只會處決毒販。菲中關系似乎已經進入黃金期。菲旅游部長泰奧說:“經濟和人員交流的大門大大敞開,兩國關系進入新一頁。”【環球時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張曉聞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