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這個名字,3日在各大媒體火速刷屏。
觀海解局(ID:guanhaijieju)記者注意到,中國網友燃起圍觀熱情,主要源自劉結一脫稿回擊英美日“圍攻”的視頻。
事情的原委大致是這樣的。聯合國安理會2月28日就有關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的決議草案舉行表決,中國與俄羅斯都行使了否決權,草案未獲通過。這并不是中國第一次就涉敘決議草案投否決票,因而當時并未引起民眾廣泛關注。
但是,隨著劉結一大使的“超長發言”通過聯合國官網公布后,其有理有據有節的回應連日來贏得了網民們的點贊,“好樣的”“厲害了,我的國”之類的留言不斷。
觀海解局(ID:guanhaijieju)記者梳理發現,大約4年前,也就是2013年8月,中國新任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首次公開亮相。當時出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中國文化活動展覽時,他輕松自如,面對在場的百余名嘉賓,還就中國文化和中國道路侃侃而談。
(劉結一發言稿上似乎有臨時寫稿的痕跡)
長達7分半鐘怒懟英美日代表
根據參考消息報道,match回擊“圍攻”事件發生在2017年2月的最后一天。當天的會議上,拿到安理會15個成員面前的決議草案,旨在以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利亞進行制裁。這份草案由法國、英國和美國聯合起草。
在中國與俄羅斯行使否決權之后,幾位西方國家代表“不干了”——“我對俄羅斯否決決議草案表示震驚,對中國同樣行使否決權表示詫異和失望,”英國代表馬修·里克羅夫特發言稱,“這與他們(中俄)所宣稱的支持不擴散原則并不一致。”“否決今天的決議,他們損害了安理會以及國際條約的信譽。”
隨即,美國、日本代表也隨聲附和。幾位代表顯得“有備而來”。只見他們對著發言稿,慷慨陳詞。
在幾位西方國家代表輪番“發難”之后,終于,輪到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發言了。媒體注意到,劉結一幾次在發言中脫稿。
在最后的十幾秒中,劉結一索性完全脫稿霸氣回應:“有關國家應當深刻反思,中東和敘利亞是怎樣走到今天的局面的?不同國家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哪些是光彩的、哪些是不光彩的?只把‘人民’掛在口頭上,是極其虛偽的。”
媒體報道更是挖出一個細節:劉結一的發言時間似乎比平時長了不少。尤其是,與之前烏拉圭代表不到1分鐘的發言相比,劉結一講的話顯得“特別多”——他足足講了7分半鐘。
事后,據參考消息網在聯合國總部了解,劉結一的不少發言內容確實不在原本的講稿上,而是現場加詞,有針對性地回應質疑。
新華社報道稱,網友點贊是因為,中國堅持原則,不委曲求全,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做國際外交舞臺上的老好人,中國外交官們的風采得到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