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一路高歌,順利勝出初選階段,但困擾她一年多的“郵件門”始終是懸在她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當地時間2號,希拉里走進美國聯邦調查局總部的大樓,接受了聯邦調查局關于“郵件門”事件約3個半小時的約談。約談結束后,希拉里接受美國多家主流媒體采訪,稱自己是“主動”接受約談。
希拉里說:“我一直渴望這樣做,我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協助司法部門,讓調查得出結論。整個查問過程很文明,比較像商業會晤。我從來沒用私人郵箱收發任何標記為機密的文件。在這件事的結果公布于眾之前會有個調查的過程。在這期間,對這件事的調查內容都是被加密的。但無論怎樣也改變不了我已多次強調過的事實。”
去年3月,希拉里承認在任職美國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郵箱處理約六萬封郵件。美國情報人員去年8月審查希拉里上交的郵件時,發現其中兩份懷疑涉及“最高機密”內容,使得外界質疑希拉里的行為是否導致泄密。希拉里去年9月首度承認犯錯,并就此致歉。
“郵件門”成了競爭對手攻擊的絕好把柄,希拉里正努力通過主動的態度獲取選民的原諒。而幾天前,希拉里的丈夫、前總統比爾-克林頓與美國司法部長林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機場內“巧遇”,給“郵件門”增添了新的“談資”。林奇在兩人會面后直呼“后悔”。
林奇說:“我當然不希望這件事會再次發生,我知道這已經產生了不好的影響。我想澄清一點的是,當天與克林頓先生的見面沒有說到關于這件事的話題。那只是個社交式的寒暄,他過來跟我說話,又跟我丈夫說了會兒話,然后我們就走了。我真的后悔了……”
林奇曾在1999年被時任總統克林頓任命為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有過這一關鍵“提拔之緣”,難免會讓公眾多想。希拉里在回應這個小風波時也向媒體反復強調,兩人只是寒暄。
希拉里說:“那只是一個機場巧遇。他們沒有討論與這件事相關的司法問題,盡管有些人對此持不同看法。林奇和我丈夫都強調他們不會再這么做了。從我的角度來說,我相信和尊重林奇的專業和正直,尊重司法部門對此事的公正處理。”
距離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還有不到4周,希拉里和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都卯足了勁兒,等待進入總統選舉“決賽圈”。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樊吉社表示,希拉里在這個時候“主動”找聯邦調查局約談,是希望在黨代會到來之前結束“郵件門”。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7月下旬就要舉行,要提名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時間非常臨近。郵件門已經持續發酵了一年多的時間,聯邦調查局前期的工作基本已經結束,本來也要對希拉里進行約談,希拉里自愿去接受這個約談,她特別希望在全國代表大會之前盡快了結這個困擾她選情的問題。
此外,在克林頓與林奇會面引起的政治風波愈演愈烈之時,希拉里這么做也有一些危機管理的味道,防止郵件門繼續發酵。“郵件門”和班加西事件是希拉里競選總統之路的兩大絆腳石。2012年9月11號晚,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遭到當地武裝襲擊,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及另外3名美國人遇難。直到今年6月28號,美國國會正式公布了此事的調查報告。
盡管外界對“隱晦”的調查報告有所指責,但它已令希拉里徹底撇清了在這件事里的責任。當被問題及是否擔任“郵件門”會影響自己的大選時,希拉里回答說:“沒有,我不擔心這個。事實擺在那兒,我沒做錯。我也不能控制公眾的傾向。幾個月前,有人說漏嘴,說針對班加西使館事件的調查我被拉下水了,認為我有嫌疑。我配合調查,作證11個小時,回答了所有的問題,調查人員也相信我沒問題。”
希拉里誠然希望“郵件門”能像班加西事件一樣結束。樊吉社也認為,在“郵件門”上,希拉里能如班加西事件一般成功脫身,但信任就像一張被褶皺的紙,因“郵件門”而引發的信任危機,很難不讓希拉里在未來的大選之路上因此失分。
樊吉社分析指出,最后的處理非常可能會類似班加西事件的處理。也就是會得出一個結論,指出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服務器來處理公務有不當之處,但沒有蓄意違規,沒有損害美國國家利益,所以提起訴訟的可能性比較小。當然,“郵件門”在初選階段對她的選情還是有負面影響的。如果“郵件門”出了結論,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舉行全國大會之后,兩黨候選人就進入了大選博弈。我相信,特朗普不會放棄攻擊希拉里的這個事件,也就說它對后期選情可能還會有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