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下稱“《規定》”)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網絡生態治理法治領域的一項里程碑事件,開辟了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法治新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對于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而言,更需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切實維護廣大網民利益,依法規范和管理平臺上的違法信息,這不僅是平臺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法律責任。為此,《規定》出臺后,微博第一時間按照《規定》要求開展自糾自查,重點針對色情信息、網絡暴力、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等問題進行有效治理。自《規定》施行以來,微博平臺主動處理利用低俗低劣低質量內容引流的高粉絲用戶約60個,例如利用低俗信息引流的用戶@搞蝦米App(粉絲數量5w+)@玩猴子賊開心513(粉絲數量10w+)等,為打好網絡治理“攻堅戰”持續賦能。
配合新規 織密生態治理“保障網”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必須扛起責任,全力清除隱匿在互聯網角落里的“污垢”,為網絡信息內容“洗澡”“瘦身”。為了更加高效有序地推動這些工作,微博建立健全平臺生態治理保障機制,并集合各業務部門骨干,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生態治理團隊。由微博總編輯任生態治理負責人,實現生態治理的“全管、全抓”,并對微博網絡信息內容生態的整體環境和導向負責。同時配備與業務范圍和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加強培訓考核,不斷提升從業人員對生態治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專業水平,進一步織密平臺生態治理“保障網”。
多措并舉 筑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墻”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規定》專款專項要求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和內容服務平臺不得生產以及要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獲得違法和不良信息,進一步將我國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網絡亂象的侵襲始終是微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11月,微博在業內率先調整未成年人注冊和使用微博產品的規則,暫停對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開放注冊功能;2019年5月上線青少年模式,專門提供適宜未成年人瀏覽和參與的內容及活動;同時,微博持續開展“未成年人有害信息清理”專項行動,切實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持續開展“蔚藍計劃”專項行動 嚴打色情、黑產、網暴
做好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需要率先承擔責任,積極行動起來。為了營造積極健康的微博生態環境,微博自2019年7月起連續開展兩期“蔚藍計劃”專項行動,重拳整治平臺低俗內容和賬號引流行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出臺后,微博第一時間響應,嚴格落實《規定》要求,進一步開展“蔚藍計劃”內容生態治理專項行動。此次行動主要針對微博重點位置內容生態、娛樂信息內容生態進行治理,如“標題黨”、流量造假、網絡暴力等。同時還將進一步加強對涉黃低俗、違法賭博等黑產信息的打擊力度。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是一場不能懈怠的賽跑,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更需扛起責任,主動作為。接下來,微博將繼續積極履行網絡管理主體責任,推動網絡空間日漸清朗、網絡輿論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努力締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和更有歸屬感、榮譽感的互聯網精神家園,為打好網絡治理“攻堅戰”貢獻力量。(作者:曹增輝,新浪微博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