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喬雪峰)近日,交通運輸部出臺了《關于促進交通運輸新型智庫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力爭用五年左右時間,在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及綜合交通運輸等領域建設一批新型智庫,造就一支智庫人才隊伍,形成一套智庫管理體制機制,交通運輸新型智庫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智庫關鍵在“智”。而要想讓這個“智”發揮作用,應該讓專家人才成為智庫的第一資源和建設核心。3月30日,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交通運輸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在北京成立,50位交通運輸行業專家受聘成為專家委員會首批專家,中國交建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部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原副主任王松根,分別受聘擔任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和主任。
據了解,專家委員會致力于發揮交通行業科技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優勢,凝聚更多優質科技智囊、智庫資源,為交通運輸行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廣應用和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與服務。
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名譽會長、中科院原副院長楊柏齡在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表示,隨著交通強國戰略的有力推進,以馳騁在神州大地上的“復興號”、屢破世界紀錄的港珠澳大橋、國產大飛機等一系列重大攻關項目為標志,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重大成就,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專家委員會的成立正是人才驅動戰略的最好實踐。”
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常務副會長楊素榮在會上表示,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比較顯著的進步,技術市場規模已經躍升到1.3萬億,近兩年每年都增長20%以上。在專家委員會的平臺上,專家們可以共同探討制約交通建設發展的瓶頸和難題,拓展視野,激發創新思維,整合學術優勢,形成超越單一領域的高水平、高質量的創新成果,并在實踐中推動成果市場化應用。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交科院科技集團董事長陳濟丁表示,下一步將聚焦行業發展方向,持續推進交科院院屬各機構與專家委員會的合作,積極協調更多專家智庫資源,深入參與配合專家委員會各項工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交通運輸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在隨后舉行的交通科技成果轉化論壇上,業內專家圍繞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科技創新實踐、交通強國建設發展藍圖、交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與實踐展開研討。